一、引言
二手赛默飞 BB150 培养箱在多种实验室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适合进行微生物培养、细胞试验及稳定性评估等时敏性实验。与全新设备相比,二手设备在使用前需特别留意各类潜在风险与隐患。合理把控使用流程与维护要点,不仅可以延长设备寿命,还能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围绕操作安全、环境要求、功能校验、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定期校准、节能节电、二手特性注意、搬运与存放、报废处理十个方面,详尽介绍 BB150 的注意事项。
二、操作安全须知
通电前检查
确认机体外壳无明显破损,内部托盘无松动、无异物残留;
检查电源线、接地线、通讯线等连接完整,无老化裂纹;
若面板或后盖存在开裂或变形,应先维修再通电。
主电源与面板按键
启动时先打开主电源开关,待面板自检完毕后再进行程序设置;
严禁在紧急停止状态下直接切断主电源,以免造成控制器数据丢失;
使用完毕后,先结束当前程序,再依次关闭面板背光、照明等辅助开关,最后切断主电源。
门体开闭安全
培养箱门打开时,腔内温度仍可高达设定温度的 80%以上,避免直接伸手探触;
若需长时间开门,建议先将温度回调至室温后再进行操作;
关门瞬间会触发门磁开关,暂停加热与风机,关门后方可继续运行,勿强行压门或晃动。
紧急停止与复位
紧急情况下按下红色 E-Stop 按钮,立即切断加热与风机电源;
操作后须按下 RESET 按钮清除报警,确认无异常再重新设定程序;
切勿利用断电方式替代紧急停止,以免造成主板状态异常。
三、环境与安装条件
室内温湿度控制
使用环境温度宜保持在 15℃ 至 30℃ 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 70%;
避免将设备置于直射阳光、强光灯管、空调出风口或加热器附近;
若实验室湿度偏高,应配合除湿设备,防止内部元件受潮。
通风与散热
培养箱后部及侧面须留足 20 公分以上的散热空隙,避免靠墙或柜体过紧;
后风扇开关保持在“Auto” 模式,确保温度升高时自动散热;
定期清理后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灰尘,保持气流顺畅。
电源与接地
使用专用三芯带地线的 10A 及以上插座,接地电阻宜<4Ω;
切忌与大功率电机或电焊机共用同一回路,防止电压跌落影响控温;
若实验室电压波动较大,可配置稳压器或 UPS 以保证供电稳定。
实验室布局
避免与强电磁干扰源(如微波炉、无线发射器)相邻;
培养箱顶部勿堆放重物或有机溶剂容器,防止液体渗入;
地面保持水平,若发生倾斜会影响门封密封效果与内部循环风场。
四、功能校验与初始调试
时钟与定时功能
首次通电后务必校准内置实时时钟(RTC),对准实验室标准时间;
测试单次定时与循环定时功能,将设定时间与实际倒计时对比,误差应<1秒/小时;
建议在初次运行前设定短时(如 1 分钟)测试程序,确认倒计时精度。
温度控制验证
将温度设定为常用温度(如 37℃),待稳定后在箱内不同部位(中心、角落)各放置一支校准温度计;
比对显示温度与校准温度,偏差不超过 ±0.5℃;若超出需联系维修或调整 PID 参数。
风机与循环确认
在“Manual” 模式下强制启动风机,确认风机运行声音平稳,无异响;
切换回“Auto” 模式,观察加热过程中的循环气流是否均匀,可通过熏香纸或烟雾测试。
报警与保护机制
模拟高温故障(如将温度设定为 80℃)或断电异常,确认报警声、报警信息与熔丝保护是否正常;
测试过温保护、断电记忆功能与数据恢复能力,确保关键异常场景下设备安全。
五、日常维护与保养
清洁与消毒
每次实验结束后,用中性洗涤剂或 70% 乙醇擦拭内腔和门封胶条,避免微生物或化学残留;
清洁完毕后用干净棉布或气枪吹干,避免水分滞留导致元件受潮;
外壳与通风口可定期用干抹布擦拭,禁止使用腐蚀性强的清洗剂。
密封条检查
门封胶条每日目测检查,若发现裂纹、变形或脱落,需及时更换;
更换胶条时务必选用原厂或等效规格,确保密闭性能。
风机与加热元件
每半年拆开后盖,清理风机叶轮与换热器翅片上的灰尘;
检查加热丝及温度传感器探头是否有松动、老化或氧化现象。
软件与固件
定期进 U 盘或串口更新固件,修复已知漏洞与优化控温算法;
升级前做好当前参数备份,以便恢复常用程序。
六、常见故障与排查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
温度不升或升速缓慢 | 加热元件损坏或电源电压过低 | 检查保险丝、更换加热管或提高电压 |
温度过冲严重 | PID 参数不匹配 | 根据实验室负载重新调节 PID |
定时功能无响应 | RTC 电池亏电或程序冻结 | 更换 RTC 电池或重启设备 |
风机噪声增大 | 轴承磨损或积尘 | 清洁风机或更换风机 |
门体密封不严 | 门封条老化 | 更换新胶条 |
报警无法复位 | 紧急停止未复位或软件锁定 | 按 RESET,或进入维护模式解锁 |
七、定期校准与验证
校准周期
建议每 6 个月进行一次温度校准;如实验对温度敏感度高,可缩短至 3 个月;
RTC 校准可每年一次,保持时间精度。
校准方法
温度校准使用 NIST 溯源标准温度计,在 5℃、25℃、37℃、50℃ 四点进行对比,并记录偏差;
定时校准通过拍摄倒计时过程或直观对比电子计时器,检测误差范围。
校准记录
每次校准后填写《设备校准记录表》,注明校准日期、校准人员、偏差数据及处理意见;
将校准报告存档,便于质量审核与实验回溯。
八、节能与环保注意
温度梯度利用
不同实验阶段可灵活设置温度梯度循环,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若需长时间恒温,可在节目结束后自动切换至节能模式,降低功率输出。
待机与休眠
闲置时间超过 2 小时可进入待机模式,仅保持最低风机运转;
若短期不使用(<24 小时),可借助面板休眠功能保存程序,减少能耗。
绿色清洗剂
内腔清洁优先选用无毒无污染的清洗剂,避免污染实验室废水;
废旧干燥剂与电子部件应按照危险废弃物规范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九、二手设备特别注意
历史记录审查
检查维护保养标签与数字化日志,确认上次校准与维修时间;
避免使用超过校准周期或存在严重故障记录但未修复的设备。
配件匹配检查
确保托盘、探头、风机等关键部件为 BB150 原厂或兼容型号,不可混用其它系列配件;
对照序列号与条码,验证设备来源与保修状态。
润滑与更换
若设备长期闲置,轴承与机械件可能出现干涩,首次使用前可在维修模式下适量润滑;
对于老化严重的密封件、电缆等一次性更换,确保安全可靠。
十、搬运与存放注意
搬运前准备
清空箱内所有配件,断开所有连接线;
使用原厂包装材料或高密度泡沫保护箱体与控制面板。
搬运方式
建议使用托盘车搬运,禁止侧倾超过 10°;
人工搬运时每侧至少两人,配合使用软绳固定,避免撞击。
存放环境
存放于干燥、通风、恒温仓库;
断开主电源并拔掉插头,保持门微开以防内部积潮。
十一、设备报废与处置
数据与隐私清除
报废前通过面板功能或上位机软件彻底清除内部日志与实验数据;
若含网络接口,需重置网络设置并清除存储日志。
零部件回收
对价值较高的风机、电源板和传感器等进行拆卸回收;
电子废弃物按环保要求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残余气体与液体排空
若接入 CO₂ 或 N₂ 等气源,拆卸前应先关闭气瓶并排空管线;
内腔残留液体必须用可降解溶液冲洗干净并妥善处置。
十二、总结
使用二手赛默飞 BB150 培养箱时,须全面把控操作安全、环境匹配、功能校验、日常保养与故障排查等环节,尤其关注二手设备的历史记录与配件完好度。通过定期校准、合理节能、正确搬运与合规处置,可最大程度地挖掘二手设备价值,为科研工作提供稳定可靠的恒温环境保障。以上注意事项覆盖了从通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设备使用者在实验室应用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