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机前准备工作
在正式使用设备前,应完成以下准备步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1. 外部环境检查
设备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无直射阳光的实验室区域;
周边至少预留20厘米空间,便于散热与维修;
地面平整稳固,避免因倾斜导致气流异常。
2. 电源接入确认
使用额定电压 AC220V/50Hz 三孔插座,确保接地良好;
避免与其他大功率设备共用插排,以免电流不稳引发故障。
3. 水盘加注
打开下层门体,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加入不锈钢水盘中,保持水位至三分之二;
禁止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以防结垢腐蚀内部加湿系统。
4. 样本预处理
将培养皿、瓶或试管等装入架子前应完成外部消毒;
标记清晰,避免交叉放置导致混淆。
二、控制面板功能概览
240i控制面板集成多个功能键与液晶显示屏,布局合理,操作便捷。主要包括:
温度设定键(TEMP):设置并调节箱体内部目标温度;
CO₂设定键(CO2):调整气体浓度(如配置该模块);
湿度监测键(RH):查看当前相对湿度;
启动/停止键(START/STOP):控制运行状态;
确认/保存键(SET):用于设置保存、报警重置;
调节键(▲/▼):用于调节参数数值;
菜单键(MENU):进入系统菜单,可设定时间、校准传感器等。
显示屏可同步显示当前温度、湿度、浓度及报警提示,便于用户全程掌握设备状态。
三、基本参数设置流程
步骤一:开机
插入电源,按下“电源键”;
系统自检完毕后,屏幕点亮,进入待机模式。
步骤二:设定温度
按下“TEMP”键,进入温度设置界面;
使用上下键调节至目标温度(如37.0℃);
按“SET”键确认并保存设定。
步骤三:设定CO₂浓度(如配气体控制模块)
按“CO2”键进入设置;
调整至目标浓度(如5.0%),按“SET”保存。
步骤四:启动设备
按下“START”键,风扇启动,加热系统运行,设备进入培养阶段;
显示屏实时更新温度与湿度变化。
步骤五:培养倒计时(可选)
通过“MENU”键进入定时功能;
设置运行时间(如48小时),到点后设备自动停止。
四、样本摆放规范
样本的科学摆放是确保温湿度均衡分布、防止污染的重要环节。
1. 层架使用建议
样本应分散放置,避免堆叠;
每层保持适当间距,确保气流通畅;
不遮挡风口与传感器位置。
2. 容器要求
选用带呼吸盖或气体透过膜的培养瓶;
防止液体溢出污染设备内部;
标记统一,便于取用。
3. 空间利用建议
控制载样率在70%以内;
留出热气循环通道,避免局部高温或干燥;
培养皿托盘建议每日擦拭,防止水汽聚集。
五、运行监控与状态维护
1. 实时参数查看
屏幕可切换显示温度、湿度、CO₂浓度等;
检查实际数值与设定值是否一致,判断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2. 门体管理
门体开启建议控制在30秒内,避免温湿度剧烈波动;
开门后系统自动暂停供气与加热,关门即恢复运行。
3. 报警响应
当温度或湿度超限,屏幕将闪烁报警代码并发出蜂鸣;
按“SET”键静音后排查原因;
常见报警包括:温度偏差、CO₂异常、湿度偏低、门未关严、断电恢复提示。
六、使用注意事项
为保障设备与样本安全,日常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勿频繁通断电源:应避免短时间内重复开关机;
勿遮挡风口:风口为气流关键节点,不能被样本挡住;
加水规范操作:补水须在断电状态下进行,避免水汽进入风道;
定期记录数据:推荐每日早晚记录一次运行参数,确保运行趋势合理;
远离腐蚀性物质:禁止将强酸碱类试剂放入箱内;
七、关机与清洁流程
1. 正常关机
按下“STOP”键停止设备运行;
数分钟后待风扇与系统冷却,再关闭电源总开关。
2. 清洁建议
使用70%酒精棉布擦拭内壁、层架与水盘;
禁用带腐蚀性或颗粒性清洁剂;
每周至少清洁一次水盘,防止菌藻滋生;
每月清洁一次风道入口,避免灰尘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