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与产品特点
240i系列培养箱在BB150基础上进行了容积与智能化升级,内胆容积达240 L,层架可支持多层大容量培养,控温精度可达±0.1 ℃。其层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高度—承重—空气流”三维度优化,可灵活适配不同实验需求:从少量大瓶细胞培养到多层小皿微生物发酵,均能保证温度与湿度的均匀分布。二手设备在结构与功能完全保留的前提下,只需正确调节层架即可恢复或提升使用性能。
二、层架系统结构解析
240i培养箱标配四根立柱、不锈钢层板、边扣夹具与安全限位销,辅以可选配抽拉式托盘轨道。
立柱导轨
材质:铝合金外覆防腐涂层,内置刻度标尺;
刻度间距:25 mm × 32 格,支持最高可调750 mm。
层板与边扣
材料:食品级304不锈钢冲压层板,表面光滑无死角;
边扣夹具:四角卡扣式设计,旋钮调节夹紧力。
限位保护
限位销安装孔位于立柱中段,每两个刻度预留一孔;
可在夹具失效时二次锁定层板,防止坠落。
托盘轨道(选配)
滑轨材质同304不锈钢,经氮化处理减小摩擦;
轨道有全长与半长两种,可配合抽拉容器使用。
三、层架调节原理
层架调节遵循“定位—锁固—校平”三步法:
定位:松开边扣后,将层板整体抬升至目标刻度线对齐;
锁固:插入限位销,再旋紧边扣旋钮至平稳阻力感;
校平:使用水平尺或肉眼辅助检查,微调边扣力度保证水平。
如此可在保证支撑力的同时,兼顾风道畅通与温度均匀。
四、标准操作流程
4.1 调节前检查
清空箱内物品:避免容器磕碰或烫伤;
佩戴防护手套:防止不锈钢边缘划伤;
关闭加热与风机:进入维护模式或断电,减少气流扰动。
4.2 定位层架
同步松开四角边扣,每角逆时针两圈;
抓住层板前后两端,缓慢抬升或下压,使边缘卡槽与刻度线对齐;
4.3 插入限位销
在刻度相应高度的限位孔插入安全销,直到两侧弹簧锁住;
4.4 锁紧边扣
顺时针拧紧旋钮,直至有明显阻力且层板固定不晃动;
4.5 水平校准
将小型水平尺横放于层板中央,如有偏差,分别微松对应两侧边扣重复调整,直至水平误差<1 mm。
五、高级实践技巧
预设高度标签:可在常用刻度处贴彩色标贴,便于快速定位;
对称载荷原则:大体积或重物品应放于同一层且左右对称,减少立柱负荷不均;
分区循环布局:对温度或湿度敏感样品,可在不同层架之间留出“空流层”,优化气流路径;
托盘轨道配置:选择半长轨道放置少量高温干热消毒器皿,抽拉时不影响下层样品;
组装扭矩统一:所有边扣旋紧力度应保持一致,建议拧到手感中等即可,避免过紧损坏刻度。
六、层架维护与校验
6.1 日常保养
每周用无纤维布与中性洗涤剂清洁层板,不可带电擦拭;
倒空并清理限位孔及夹具缝隙,防止灰尘卡滞;
6.2 定期校准
刻度与导轨:半年用直尺或卡尺校验刻度间距,误差>0.5 mm需更换;
水平度:箱体整体半年一次水平检测,调整底部支脚;
6.3 零件更换
边扣弹簧失效:旋钮回转无恢复力,应更换夹具组件;
限位销松动:插入后松脱或插孔扩孔,需更换安全销杆或立柱;
层板变形:如出现凹陷或扭曲,建议更换新板,恢复水平支撑。
七、常见故障及排除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排除方法 |
---|---|---|
层板滑落 | 限位销未插到位或边扣松脱 | 重新插销并拧紧边扣;检查销孔与夹具磨损情况并更换 |
层板不平 | 四角边扣紧固力度不一致 | 同步松开,使用水平尺交替微调后均匀锁固 |
刻度磨损看不清 | 长期调节摩擦或化学腐蚀 | 补刻度贴纸或更换刻度立柱 |
托盘抽拉卡顿 | 轨道积尘或润滑不足 | 拆轨道清洁并涂抹食品级润滑脂 |
锁紧旋钮损坏 | 长期过度用力或撞击 | 更换旋钮组件并检查螺纹完整性 |
八、应用案例与优化建议
高通量微生物筛选
将五层小皿排列于等间距层架,留出顶部与底部2 cm空隙,保证热对流;
干热灭菌效率测试
底层放置待灭菌物品,中层放监测温度探头,上层放空,测试不同层架灭菌效果;
连续培养动态观察
中层配抽拉轨道,定时取样拍照,下层持续培养,避免中断气流;
优化建议: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可开发层架高度数据库,记录最佳层间距与通风参数,形成标准化SOP。
九、总结
240i培养箱的层架调节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温度均匀、气流分布与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通过合理运用“定位—锁固—校平”流程,辅以高级实践技巧与定期维护,可充分发挥二手设备的性能,甚至超越全新机的使用体验。掌握本文详解的操作要领与故障排除方法,用户便能在各类复杂实验场景中,轻松应对多种层架配置需求,确保科研工作的高效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