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机前的环境与设备检查
放置位置确认
确保培养箱安放在水平、坚固的实验室操作台面上,避免振动和倾斜;
机体左右、背后预留至少150 mm的散热空间,顶端预留300 mm以上,确保通风良好;
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空调出风口、暖气片等热源,以免影响温控稳定性。
箱体外观与密封检查
检查培养箱外壳是否有明显磕碰变形;门体密封条需完好且无裂痕;
门铰链、把手及观察窗玻璃应完好无损,开关门应平稳、无卡滞;
对于二手设备,重点关注门封条与观察窗密封性能,必要时进行更换或加固。
内部清洁与消毒
打开箱门,取出搁架、水盘等可拆部件,使用75%酒精或实验室专用消毒液擦拭;
清除内胆表面的灰尘、残留液滴及异物,晾干后将搁架和水盘按原位放回;
确保内胆干燥、无残水,避免样品受污染或水滴影响加热效率。
气体与水源准备
检查CO₂气瓶压力,气瓶阀门与减压阀工作正常,连接管路无老化龟裂;
打开气瓶阀门,调压器压力设定在厂家推荐值范围(通常0.05–0.1 MPa);
为维持湿度,在水盘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或超纯水,水位保持在标线处。
电源线路与接地确认
使用单独回路的220–240 V/16 A插座,避免与大功率设备共用;
插座需配备漏电保护开关,接地线(PE)应可靠接入实验室地网;
电源线无破损,插头干净无氧化,插拔顺畅。
二、开机流程详解
1. 切换至备用供电(如有UPS或稳压器)
若实验室配备UPS或稳压器,先将培养箱电源线接至UPS输出端;
确认UPS满电并正常工作,以应对市电波动或短时断电。
2. 打开主电源开关
培养箱后部底部或侧面的主电源开关一般标为“O/I”或“Power”;
将开关拨至“I”位置,指示灯亮起,电源接入;
同时可观察后部风扇和加热器继电器的初始“咔嗒”声。
3. 启动控制器与自检
面板显示屏亮起,进入系统自检阶段,依次检测:
LCD/触摸屏显示功能;
温度传感器通信与读数;
CO₂传感器响应;
风机转速检测;
加热器与电磁阀响应;
报警系统(灯光与蜂鸣器)测试。
自检完成后,屏幕显示当前环境温度、CO₂浓度、湿度及系统状态。
4. 恢复默认或历史参数
自检结束后,系统进入“参数设定”界面:
若为首次使用或新管理员,可选择“恢复出厂设置”,将所有参数归零至厂家默认;
若为日常启动,可选择“加载上次参数”,恢复用户自定义的温度(37 ℃)、CO₂(5%)、报警阈值等。
确认参数后按“确认”保存,控制器开始加热与供气。
5. 预热与稳定阶段
加热器通电工作,风机启动强制对流,气路电磁阀打开开始注入CO₂;
机箱内部温度逐渐上升,CO₂浓度趋近设定值;
预热时间:由室温至37 ℃约15–25 分钟,期间应避免频繁开门;
进入稳定阶段后,屏幕显示“Ready”或“Stable”标识。
三、功能验证与校准
温度精度验证
在箱内中部和侧部分别放置校准证书齐全的温度计或数据记录仪;
观察并记录30分钟内的温度读数,确认与控制器显示值偏差≤±0.3 ℃。
CO₂浓度验证
使用外部CO₂检测仪对照设定浓度,验证稳定后30分钟内偏差≤±0.2%。
若偏差超限,可在控制界面微调校准系数或联系售后做二次标定。
湿度检查
水盘加水后30分钟内湿度应稳定在90%–95%;
湿度偏低时检查水盘水位与进气口蒸发效率,补充纯水或清洁水盘。
报警系统测试
人为触发“门开”“高温”“低CO₂”等报警,确认指示灯与蜂鸣器响应;
使用“静音”键可暂停蜂鸣器,但报警灯保持直观提示。
四、样品与实验准备
搁架与培养器皿摆放
将洁净的搁架滑入预留轨道,水平放置;
培养皿或培养瓶之间留有至少10 mm间隙,确保气流通畅。
样品记录与标签
在进入培养箱前,为每个培养皿贴好抗潮材料标签,注明培养号、接种时间等;
避免样品标签脱落影响实验管理。
操作规程培训
指定专人负责操作,确保每次开门、加载、取样都严格按照SOP执行;
避免未经授权人员随意开关机或更改参数。
五、日常监控与门操作
开门次数与时长控制
每次开门时间控制在30–60秒内,避免腔内温度和气体浓度剧烈波动;
建议采用二人分工:一人开门,一人快速操作,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数据显示监控
定时(如每2小时)查看面板数据,记录温度、CO₂和湿度日志;
如出现超限波动,立即排查门体密封、气路及加热器运行状况。
报警响应流程
蜂鸣报警时,查看报警代码或提示信息;
若为轻微报警(如门未关紧、缺水报警),排除后按“Reset”键复位;
若为严重报警(如加热器失效、传感器故障),暂停实验并联系技术支持。
六、停机与关机操作
样品移出
在停机前,将所有培养样品转移至备用培养箱,避免温度下降影响细胞生长;
记录移出时间与目标培养箱编号。
参数恢复与断气
在屏幕中将目标温度降至室温(如25 ℃),等待1小时以上;
关闭CO₂气瓶总阀,等待气路中余压释放完毕。
断电与清洁
按面板“Power Off”或切换后部电源开关至“O”位置;
待风机停止后关闭UPS或主电源;
按日常维护流程清洁内胆、搁架和水盘。
维护记录
在设备日志本中记录本次运行起止时间、加载样品数量、出现过的报警及处理方法;
为二手设备建立完整的使用档案,便于后续追溯与管理。
七、故障排查与注意事项
开机无反应
检查主电源开关、UPS输出及插座状态;
确认电源线连接牢固,排除保险丝熔断或漏电保护跳闸。
自检失败
根据屏幕提示检查相应模块(传感器、风机、加热器、电磁阀);
对于传感器故障,可尝试重启或重新插拔接口,如持续报警需更换部件。
无法达到设定温度
检查门封条是否漏风,风机是否运转;
确认加热器继电器通断正常,供电电压是否稳定。
CO₂浓度不上升
检查气瓶压力与减压阀设置;
查看气路接口是否堵塞或管路破损;
检查电磁阀吸合声音,确认控制信号是否输出。
注意事项
切勿在培养箱运行过程中随意拆卸面板或后盖;
定期(每月)检查风机和气路管路,避免灰尘与积水;
每半年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校准,保证长期控温与控气精度。
八、总结
240i型CO₂培养箱开机流程涉及环境检查、设备预热、自检校准、样品加载及监控维护等多个环节。通过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操作,既可确保二手设备平稳启动,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风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细胞和微生物培养实验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