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概览与基本原理
1. 型号定位与技术参数
赛默飞 Forma Series 3 水套式 CO₂ 培养箱 4111 型(Thermo Scientific Forma Series 3 Water‑Jacketed CO₂ Incubator 4111)属于该系列中基于热导率(T/C)CO₂ 传感器、无氧气控制、230 V 电压的单室机型 。它以稳定的温控能力、可靠的 CO₂ 浓度维持和水套式保温为核心卖点。
2.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临床中心实验室等需持续、精确培养控制的场景,包括 L1–L3 安全级别实验场地。设备支持 CO₂ 和(选配)O₂ 控制,可模拟稳定的体内环境 。
二、结构与核心功能详解
结构组成
外壳与水套结构:外壳采用三重保温设计,内部设有水套加热层,增强温度均匀性与稳定性 。
双门设计:配备外部门及内部加热玻璃门,防止内部湿气外泄。门方向可调,适配不同实验室操作空间 。
控制界面:支持 iCAN 或触控面板设定温度和 CO₂ 浓度,具备参数显示、报警信息与操作日志功能 。
传感器:采用热导式 CO₂ 传感器(T/C),具备足够精度,适合日常细胞培养稳定监控 。
主要功能
温控稳定:水套结构确保温度波动控制在 ±0.3–0.5 °C 内,适应敏感细胞培养需求。
CO₂ 控制:可精确维持一定浓度范围,常用设定为 5% CO₂,保证细胞昇温机制正确运行。
湿度管理:水套层递增相对湿度,有效减少培养基蒸发和细胞干燥,提高培养环境稳定性。
报警系统:具备低水位报警、温度异常、CO₂ 传感器失效等多项监控提示功能 。
三、安装与启动操作指南
选址搬运
移动设备时建议“四人共抬”,确保地面平稳坚实,考虑设备重量超过 200 磅(约 91 kg) 。连接电源与供气
设备需连接稳定 230 V 电源与 CO₂(或 O₂)气源。气体压力需控制在 0.8–1.0 bar 之间 。初始水套加水
使用无菌纯水或蒸馏水填充水套,避免使用含氯等刺激性消毒液,以防损坏传感器Auto‑Start 自动校准程序
首次启动或清洁后推荐使用 Auto‑Start 功能,该程序通常持续 5–7 小时(极端低温下可达 10 小时),便于系统稳定 CO₂ 与温度控制规律 。
四、日常使用与操作注意
预热与设定
启动后设定温度常为 37 °C,CO₂ 设为 5%。新加入样品前确保箱体达到稳定状态。门操作与湿度稳定
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和时间;内部双门设计能减少水汽流失,维持稳定环境。定时记录与参数监控
每日检查温度、CO₂ 与湿度状态,记录异常报警,并保存蓄积的运行日志。防污染措施
定期清理内部水盘并更换水,防止霉菌与细菌滋生。清洁时切勿喷洒液体于传感器或电控面板。
五、日常维护与校准建议
水套维护:每两年添加防锈剂,并更换水质;防止沉积与腐蚀 。
传感器校准:建议每 3–6 个月进行 CO₂ 校准,或在报警信息提示后及时执行。
清洁及消毒:使用不含刺激性成分的清洁剂,避免漂白剂直接进入箱体内部。
专业维护:内部电路或传感器维修需由经过授权的专业人员执行,以免影响仪器性能与操作安全。
六、安全须知与风险防控
生物安全要求:仅用于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样品,不应用于高风险生物或具爆炸、毒性特征的化合物实验施工 。
防窒息提示:CO₂ 和 O₂ 气体浓度高区域可致窒息,操作房间需保持通风并避免气体泄漏。
电气安全:非专业人员请勿自行拆开机壳;维修前需切断电源并标示。
安装标准符合性:遵从当地电气与气体连接规范,如欧盟 WEEE 回收指令等
七、总结与建议(概述 3000 字全文节奏)
整篇介绍将按以下结构展开:
引言与背景说明:简述细胞培养风险与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设备详览:型号区别、技术亮点与定位。
安装指导:详细图文说明搬运、安装、气源与电源连接。
使用操作:从启动预热到程序设定,再到样品操作,辅以操作建议。
维护校准:水套维护、传感器校准与清洁频率详述。
安全风险控制:法规、操作建议与故障处理办指南。
结语:总结可靠性与使用建议,以及如遇问题应联系专业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