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培养箱放置在符合环境要求的实验室区域(温度 18–25℃、湿度 30%–70%、通风良好、远离热源与振动)。
确保四周有足够的通风间距,背部与墙面保持 ≥10 cm。
预先清理场地,避免粉尘、化学挥发物影响测试结果。
电源规格符合设备要求(一般为 220V±10%,50Hz,或当地版本标准),插座具备可靠接地。
若设备带 CO₂ 控制功能,提前准备高纯度 CO₂ 气瓶,检查减压阀及管路密封性。
检查外壳是否有明显凹陷、划痕、锈蚀或涂层脱落。
门板铰链是否稳固,开关顺畅。
门锁机构动作灵活,密封条无老化、开裂或脱落。
检查内壁是否清洁,无腐蚀或霉菌附着。
层架完整无变形,滑轨顺畅。
CO₂ 进气口、加湿水盘、风道无堵塞物。
电源线绝缘良好,无破损。
插头与接地端子完好无松动。
控制面板按键与触摸屏反应正常。
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所有功能旋钮、按钮置于初始位置。
门关闭到位,确保密封条贴合。
插入电源并打开总开关,观察控制面板是否正常启动。
检查显示屏是否有异常字符、亮度不均等现象。
监听启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噪音(如压缩机敲击声、风扇摩擦声)。
部分型号在开机后会进行自检,观察是否有错误代码提示。
若出现报警,记录报警代码并排查原因。
设定目标温度(如 37℃),记录从启动到温度达到设定值所需时间。
使用独立温度计在箱内不同位置测量实际温度,确认分布均匀性(温差不超过 ±0.5℃ 为佳)。
在设定温度下运行至少 4 小时,记录温度波动范围。
对比设备显示值与独立测温值,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通常 ±0.3℃)。
将设定温度调整至低于室温的值(如 10℃),记录降温速度及稳定性。
向加湿水盘加入去离子水,启动加湿功能。
观察加湿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水雾产生均匀,无异常噪音)。
设定湿度值(如 95%RH),记录从启动加湿到达到设定值的时间。
使用独立湿度计监测箱内湿度,确认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高湿环境下运行 2 小时,观察内壁和门玻璃是否过度结露。
过多冷凝水可能表明门加热或气流设计存在问题。
连接 CO₂ 气源,开启气阀但暂不供气,观察压力表变化,确认无泄漏。
设定 CO₂ 浓度(如 5%),启动气体供应。
使用独立 CO₂ 测量仪检测箱内气体浓度,确认与设定值偏差不超过 ±0.1%。
记录气体浓度从 0% 升至设定值的时间,以及达到稳定后的波动范围。
在运行状态下打开箱门,确认报警是否及时响起,并在关门后恢复正常。
人为改变设定值或干扰运行(如短时间开门),观察报警触发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短暂切断电源,再恢复供电,确认设备能否按原设定自动恢复运行。
在目标温湿度下连续运行 48 小时,使用数据记录仪采集温湿度曲线。
检查曲线波动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确认无异常中断。
在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模拟样品(如装有水的培养瓶),观察系统在负载下的温湿度稳定性。
环境条件(室温、湿度、电源电压)。
测试时间、设定值、实测值、波动范围。
所有报警记录及处理结果。
温度精度与均匀性符合厂商指标。
湿度控制稳定,无明显偏差。
气体控制精度高,响应快。
安全功能完好,报警灵敏。
关闭设备,断开电源与气源。
清理加湿水盘及内腔,擦干凝露。
将所有设定恢复至出厂或实验室初始状态。
将所有数据、照片、曲线及结论整理成书面报告。
报告应包含设备序列号、测试人员签名、日期。
在实验室负责人或设备管理人员见证下完成交付签字。
将报告归档保存,便于日后追溯和维护。
二手赛默飞培养箱 250i 的测试流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功能确认,更是保障实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通过从外观检查到长期稳定性验证的全链条测试,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使用风险,并为后续实验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对于二手设备而言,测试的严谨程度应不低于新品验收,甚至需要更细致的监测和记录,以弥补设备使用历史的不确定性。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