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适用于已经购置或接收二手赛默飞(Thermo Fisher)培养箱(以 4111 型号为例,亦可参考至同类恒温/恒湿/气体控制箱体)的实验室单位,用于:
建立设备接收—验收—安装—验证—运行—维护—报废的全流程治理方法。
规范文件记录、偏差管理、变更控制、风险评估与培训,确保可追溯、可审计。
在不触及具体实验条件的前提下,提供通用实验方法学框架与质量控制要点。
培养箱:用于提供受控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的箱体设备。不同型号功能差异可能包括水套/气套、气体比例控制、内腔材质、除污与灭菌/去污染模式、气流组织与传感器配置等。
IQ/OQ/PQ:安装确认(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运行确认(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用于验证设备在既定工况与用途下的适用性。
EHS/IBC:环境健康安全(EHS)与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Institutional Biosafety Committee),负责风险等级判定与合规监督。
设备负责人:统筹采购沟通、到货验收、台账建立、年度预算与维护计划。
质量/合规专员:监督文件合规性、IQ/OQ/PQ 审核、偏差与变更管理。
使用人员:依 SOP 执行、完成培训并记录操作与日志。
第三方服务商/厂家工程师:提供合规的技术支持、校准与维修,出具报告。
用途与风险等级界定:明确设备将用于何种材料与目的,遵循本单位分级管理与审批路径。
法规与指引:比对当地法律、行业标准与机构制度,形成使用边界清单。
设施配套:确认放置区域的电力、通风、门禁、地面承载、清洁度与应急资源满足要求。
文件准备:拟制或更新 SOP、点检表、维护计划、偏差/变更流程、培训大纲与记录模板。
目标是建立“来源清晰、状态可知、记录完备”的入场门槛。
文档核查:设备标识、序列号、历史维护记录、维修凭证、上次验证报告、随机配件清单。
外观与结构:箱体完整性、腔体涂层/不锈钢表面状态、搁板稳固、门封条弹性与贴合度。
传感与控制:面板显示、报警/静音按键、指示灯、基础自检功能是否正常(不做参数设定)。
可更换件:过滤器/密封件/水槽组件等外观状态与寿命记录(不列型号与更换周期细节)。
清洁度与残留:检查是否存在肉眼可见残留与异味;若有历史污染风险,走隔离—评估—合规处置流程。
验收结论:形成《入场验收报告》,明确接收/限用/拒收决定与后续整改要求。
摆放位置:留足通风与维护空间,避开热源与直射光,确保地面水平与承载。
电气安全:独立回路、接地可靠、配备断电与过载防护,张贴紧急联络。
气体与耗材(若涉及):由合格人员完成硬件连接与泄漏检查,建立气瓶/管路台账与巡检频率(不含具体设定)。
信息化:纳入资产管理系统,设定权限与日志备份策略(如有联网/监测)。
IQ(安装确认):核对设备与文件、安装环境与设施接口、通电自检与基本功能就绪、形成 IQ 报告。
OQ(运行确认):在空箱条件下评估显示、报警、门体密封、恢复性、均匀性与稳定性等功能是否达标(不设阈值与数值标准,采用机构既有标准文件)。
PQ(性能确认):在模拟载荷/代表性工况下验证设备维持目标环境的能力(不提供设定/持续时间/阈值),并与预期用途匹配。
以下为组织流程框架,避免提供可执行的具体条件与步骤。
方案设计
明确目标、合规边界与质量指标;准备风险登记表与应急预案。
评估可能的交叉影响(多个项目共用设备时的隔离策略与时序安排)。
使用前准备(不含设定值)
确认设备状态:日志无异常、报警清零、门封完好、内腔洁净度达标。
核对耗材与容器的相容性、标识与可追溯性,执行入箱前检查与去污染规范。
如需监测与记录,准备合规的数据记录载体(纸质或电子)。
运行管理(不含设定值)
按 SOP 完成开机/启用前核对;
严格“少开门、快操作、先计划后入箱”的原则,降低环境波动;
物品摆放遵循不遮挡传感与气流、分区管理、上清下稳的基本思路;
出入箱均执行标识与登记,异常即时上报。
收尾与交接
取出物品按规定路径处置或转运;
对内腔与接触面做例行去污染/清洁(遵循本机构批准的化学品与接触时间要求);
记录当次使用信息、异常情况与临时纠正措施,完成班次交接。
原则一:制度先行——仅使用本机构批准的去污染剂/材料与处置流程。
原则二:分级管理——根据风险等级决定去污染频率与强度(不提供配比/时间/温度)。
原则三:验证闭环——外观复核、记录留痕、必要时进行表面监测(不提供方法学细则)。
原则四:材料相容——防止腐蚀与残留;先做小范围相容性确认。
分区/分时:不同项目、不同风险级别采用分区或分时策略,避免同时入箱。
容器与封闭:优先使用密闭与防翻倒设计的容器;禁止过量堆叠。
人员与流程:固定责任人、入口/出口路径单向流、减少非必需开箱事件。
异常处置:发现泄漏、异味或可疑污染时,立即封存设备、启动应急清单并上报。
空箱稳定性与均匀性复核:定期检查设备在空载时的环境稳定与分布情况(不提供测试条件)。
门开恢复性观察:评估开门后环境恢复的趋势与时间序列(概念性记录)。
报警功能自检:周期性验证可视/可听报警与远程告警链路的有效性。
记录完整性:纸电一致、签名齐备、时间线连续、可追溯。
环境波动大:检查门封、开门频率、物品遮挡、摆放过密;评估传感器读数一致性。
冷凝与积水:评估内外温差、箱体通风与排水路径,避免液面外泄。
报警频发:区分传感类、供电类、气源类与控制类;核对日志并与服务工程师沟通。
异味或可疑残留:立即停用并启动合规处置与溯源,不自行尝试高强度清洁或拆解。
计划性维护:年/季/月度的点检、去污染、密封件与可更换件的寿命评估(不列周期与型号)。
校准与比对:对温/湿/气体等监测读数做独立比对与偏差评审(不提供具体流程)。
备件与耗材管理:只使用合规渠道的正版部件,建立批次与更换记录。
生命周期评估:结合故障率、维修成本、可靠性与合规风险,设定报废阈值与替换计划。
变更触发:用途改变、场地迁移、关键部件更换、软件升级或 SOP 更新。
评审流程:风险再评估—影响分析—培训更新—再验证(必要时)。
偏差闭环:发现→遏制→根因分析→纠正/预防→复核→存档。
入门培训:设备结构与安全要点、SOP 要求、日志填写、异常上报。
在岗保持:定期考核与情景演练(断电、报警、疑似污染等)。
权限分级:仅授权通过培训考核的人员进行启停、点检与记录。
电子日志与审计追踪:如采用电子系统,需具备权限控制、时间戳与不可抵赖性。
备份与留存:按机构与法规要求设定留存期限与备份频率。
隐私与合规:对关联项目与样本信息进行最小化披露与访问控制。
断电与故障:预案包含供电切换、临时迁移、冷链/保温转运与通知机制。
异常环境:当监测显示环境偏离目标时,按分级响应方案执行,并记录全程。
事故复盘:形成纠正预防措施(CAPA),更新 SOP 与培训要点。
仅给出结构,不含可直接执行的条件与参数。
A.《二手培养箱接收与入场验收 SOP》
目的与范围
职责分工
验收流程(文件—外观—功能—结论)
记录与台账要求
附表:入场验收检查表(条目化)
B.《培养箱安装与环境确认 SOP》
场地条件与设施接口
通电/连线的合规核对
安全与标识
IQ 资料归档
C.《培养箱运行与使用管理 SOP》
使用前核对
入箱与取出管理(标识、记录、路径)
开门与摆放原则
使用后收尾与交接
异常上报
D.《清洁、去污染与监测 SOP》
风险分级与频率
允许的去污染材料与注意事项
记录与验证
异常与处置
E.《维护、校准与年度验证计划》
点检目录
校准与比对
备件管理
OQ/PQ 周期评审
F.《偏差与变更控制程序》
定义与分级
立案—分析—纠正预防—关闭
审核与报告路径
G.《应急响应预案》
场景清单
通讯录与职责
处置流程
复盘与改进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