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质谱仪ELEMENT 2 ICP-MS样品排放的标准程序?
一、仪器简介
ELEMENT 2是赛默飞公司生产的一款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主要用于痕量元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该仪器采用单四极杆结构,具备三种分辨率模式(低、中、高),可以有效地分离多种同质异构干扰,并实现对复杂基体样品的准确定量。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低检测限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监测、材料分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二、运行准备
1. 实验室环境检查
在操作仪器前,必须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实验室通风良好
温度控制在18至25摄氏度之间
相对湿度不高于60%
无强磁场和电磁干扰源
仪器接地良好,电源稳定
2. 仪器状态确认
开启仪器前,应完成以下步骤:
检查主机、冷却水系统和废液收集装置是否连接正确
检查气体供应(氩气)是否正常,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确认等离子体炬管、采样锥和截取锥是否安装完好
检查样品导入系统是否堵塞,蠕动泵管状态良好
3. 冷却系统启动
ELEMENT 2使用闭路冷却水系统。开启前需检查水箱液位是否在合适位置,然后通电启动冷却系统,待温度稳定后方可继续后续操作。
三、样品排放程序
样品排放程序是ICP-MS分析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按照标准流程逐步说明:
1. 样品前处理
所有待测样品必须经过酸消解或稀释,以保证样品浓度适中、溶液清澈无沉淀。常用的前处理方式包括:
微波消解(适用于固体样品)
酸稀释(适用于高浓度液体样品)
过滤(适用于悬浮液体样品)
处理完成后应使用高纯水定容并转移至聚丙烯试管内。
2. 标准曲线配置
制备一组浓度梯度标准溶液,常采用外标法。一般包含一个空白样、一个低浓度、两个中浓度和一个高浓度标准样品。浓度应覆盖实际样品的预期范围。
3. 仪器点火与预热
打开主机电源,在软件中执行点火程序:
启动氩气流
点燃等离子体
启动采样系统
预热时间一般为30至45分钟,待信号稳定后继续下一步操作
4. 进样系统调试
安装进样蠕动泵软管并启动,调整泵速(通常设置为30转/分钟),确保样品液体在喷雾室内形成稳定雾化状态。检查样品管末端是否被液体充分覆盖,防止引入气泡。
5. 仪器参数设置
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分辨率模式:
低分辨率(适用于多数常规元素分析)
中分辨率(适用于存在中等干扰的情况)
高分辨率(用于复杂基体及多重同位素干扰的排除)
同时设定以下参数:
采样时间(每个样品20至60秒)
重复测量次数(通常为3次)
质量扫描范围(依元素而定)
暗电流校正和质量校准参数
6. 排样操作流程
在软件界面中建立样品序列,内容包括:
样品编号
分析方法
所属标准曲线编号
测量时间和次数
插入标准样品于序列起始位置和中间校正点,以评估信号稳定性。确保序列中安排清洗液分析步骤,用于样品间交叉污染的冲洗。
开始运行后,样品将依次通过进样系统导入喷雾室,经等离子体激发后进入质量分析器,最终获得每个目标元素的信号强度。
四、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1. 数据初步检查
完成样品分析后,检查以下项目:
仪器背景噪声是否稳定
标准曲线线性度是否良好(R²>0.995)
内标元素响应是否一致(用于校正进样效率波动)
2. 内标元素校正
常选用元素如In、Rh、Re等作为内标,其信号强度用于修正样品中仪器漂移和基体效应。根据实际检测项目设置合适的内标位置,并在数据分析中自动计算校正后浓度。
3. 检测限与定量限计算
根据空白样品数据计算方法检测限和定量限。常用公式如下:
检测限 = 空白均值 + 3倍标准偏差
定量限 = 空白均值 + 10倍标准偏差
该步骤有助于评估仪器灵敏度和样品中微量组分的可信性。
4. 样品浓度计算
系统根据标准曲线自动拟合并输出样品中各目标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通常为微克每升。对于高于标准范围的样品,应提示重新稀释后再次测量。
五、清洗与关机程序
1. 样品排空
分析完成后,使用1%硝酸或2%氨水清洗管路,至少10分钟,以防止沉积堵塞喷雾室和采样锥孔。
2. 等离子体熄灭
在软件中执行熄火程序:
关闭高频电源
停止氩气流动
关闭进样泵
3. 软件与主机关闭
保存数据后关闭分析软件,依次关闭冷却水系统、电源主开关和空压机(如有)。
4. 清洁维护
擦拭仪器外壳
取出蠕动泵软管并清洗干燥
检查采样锥和截取锥是否结垢,定期使用酸液浸泡清洗
每周或每月根据分析频率检查喷雾室和炬管积垢状况
六、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需接受正式培训方可独立使用仪器
使用高纯气体和高纯酸液,避免交叉污染
避免操作过程中吸入酸雾或金属蒸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对于具有放射性或高毒性的样品,应遵守特殊样品操作规范
七、总结
ELEMENT 2型ICP-MS具备高分辨率和良好的检测稳定性,是现代无机分析的重要工具。样品排放程序涉及样品前处理、标准溶液配置、仪器设置、进样分析、数据处理和设备维护多个环节。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不仅可以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