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质谱仪ELEMENT 2 ICP-MS同时检测的最大元素数量是多少?

随着科学研究和工业分析对多元素同时检测的需求日益增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在元素分析领域的重要性持续上升。特别是在痕量及超痕量多元素同时测定方面,ICP-MS展现出超高的灵敏度、极低的检测限和强大的多元素处理能力。赛默飞公司生产的ELEMENT 2型ICP-MS质谱仪,作为一款高分辨率磁扇形扫描质谱仪,具备极强的定量能力和抗干扰性能。那么,这款仪器在一个测试周期内能够同时检测多少种元素?这是实际应用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涉及方法建立、时间效率和数据质量等多个方面。

一、引言

随着科学研究和工业分析对多元素同时检测的需求日益增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在元素分析领域的重要性持续上升。特别是在痕量及超痕量多元素同时测定方面,ICP-MS展现出超高的灵敏度、极低的检测限和强大的多元素处理能力。赛默飞公司生产的ELEMENT 2型ICP-MS质谱仪,作为一款高分辨率磁扇形扫描质谱仪,具备极强的定量能力和抗干扰性能。那么,这款仪器在一个测试周期内能够同时检测多少种元素?这是实际应用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涉及方法建立、时间效率和数据质量等多个方面。


二、仪器原理简介

1. 质量分析机制

ELEMENT 2是一种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并结合双聚焦磁扇形分析器进行质量筛选的高精度分析仪器。与普通四极杆ICP-MS不同,ELEMENT 2通过静电和磁场的协同作用实现离子的质量分离,具备低分辨率、中分辨率及高分辨率三种模式。在低分辨率模式下扫描速度快,适合多元素快速检测;而高分辨率模式则用于复杂基体或强干扰环境中提高选择性。

2. 元素测定原理

在ICP-MS中,待测样品通过雾化器转化为气溶胶后,进入高温氩等离子体区域,元素被电离成离子,再根据其质量荷比被质量分析器筛选并记录其信号。由于每个元素具有特定的同位素峰位,仪器可根据设定的扫描程序逐一检测所选同位素对应的信号强度,进而实现定量分析


三、检测元素数量的理论依据

1. 元素检测方式

ELEMENT 2不能在技术上实现对全部元素的“同时”检测。它采用逐点扫描的方式,程序预设好扫描的质量数(即每种元素所代表的离子质量荷比),仪器依次扫描这些点,并记录相应信号。因此,从技术本质上说,它是“顺序扫描式多元素检测”,但由于扫描速度极快,通常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几十种元素的检测任务,这种效率在应用上等同于“同时检测”。

2. 扫描速度与数据精度的平衡

仪器扫描质量数时需要设定驻留时间(Dwell time)和循环次数(Scans/Replicates)。驻留时间越长,信噪比越高,但总采样周期延长;驻留时间短则数据精度下降但检测速度加快。因此同时检测元素数目越多,单个元素的采集时间就越少,必须在检测效率与精度之间做出权衡。


四、ELEMENT 2的元素检测能力

1. 元素覆盖范围

ELEMENT 2可检测从锂(Li)至铀(U)之间的绝大多数稳定和放射性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轻元素、过渡金属、稀土元素、贵金属、后过渡金属和非金属离子(如As、Se、Sb等)。在仪器标准配置下,理论可分析的元素超过70种,且根据用户需要可扩展或优化特定元素检测参数。

2. 单次方法中最大可设定元素数

虽然仪器理论上能支持对70余种元素进行检测,但在单次分析方法中,为保障数据质量,实际可设定并有效检测的元素数通常在30至50之间较为理想。如果用户选择扫描多个同位素、多个质量数或多个分辨率模式,该数量上限会相应减少。以下是影响检测元素数量的几个关键因素:

  • 分辨率模式:高分辨率扫描需更长时间,适用元素数减少

  • 同位素数量:若一个元素选用多个同位素检测,等于占用多个扫描位置

  • 驻留时间设置:若对低浓度元素设置较长驻留时间,总扫描周期延长

  • 数据精度要求:重复扫描次数越多,所需时间越长,适用元素数量越少

3. 实际应用经验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建议每个扫描周期设置检测元素不超过40种,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重复性。对于元素数量需求超过50的分析项目,建议分批建立多个方法进行分段检测,后期合并数据。


五、多元素检测方法优化策略

1. 分组扫描与数据合并

当需要分析的元素种类过多时,建议采用“分组扫描”的方法。例如,将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主量元素分别设为独立组,使用不同方法分别采集数据,再通过软件合并处理。该方法可减少单次检测负载,提高每个元素的数据质量。

2. 分辨率合理搭配

为提升效率,在设定方法时可对不同元素设定不同分辨率模式。例如,对于易受干扰的元素(如As、Se)使用高分辨率模式;而其他干扰较少元素(如Ba、Sr)则可采用低分辨率模式,从而提升总元素数量容纳能力。

3. 优化扫描顺序

为了提高采样效率,可根据元素质荷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扫描顺序,减少磁场和电场调整频率,缩短扫描响应时间。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宽范围元素扫描项目。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多元素同时检测时数据重复性下降

此问题多因驻留时间设定过短、信号采样点数不足导致。解决办法是:

  • 减少单方法中的元素数量

  • 提高信号放大器灵敏度

  • 增加扫描重复次数

2. 某些元素检测灵敏度明显降低

可能是因程序中设置太多高质量数,造成低质量数离子检测时间不足。建议调整质量段的扫描均衡性,或按元素类别分为多个方法处理。

3. 检测周期过长影响实验效率

若设置元素数超过50种,每个样品测量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不利于批量样品检测。此时应优化方法,优先保留核心元素,非必要元素转移至第二轮分析。


七、应用案例解析

1. 地质样品多元素分析

在地质分析中,常需检测稀土元素、主量元素和部分痕量重金属。一份完整方法中常包括30至40个元素,使用中分辨率和部分高分辨率组合方式,在10分钟内完成检测,准确率与线性度表现优良。

2. 环境水样分析

水样中待测元素浓度较低,需使用低分辨率并增加驻留时间,通常控制在25至30个元素以内,可获得优异的检测限与稳定性。

3.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

重金属检测对数据准确性要求高,常采用长驻留时间加多次重复,适合检测元素数量控制在15至20种范围内,以确保数据的重复性与一致性。


八、结论

赛默飞ELEMENT 2 ICP-MS具备广泛的多元素检测能力,理论上可支持70余种元素的定量检测。但由于扫描模式为顺序式,并受限于驻留时间、质量范围、分辨率设定和数据质量要求,单个检测方法中实际适宜检测的元素数量通常在30至50之间。通过合理设定扫描策略、优化方法结构、分组分析及使用高效数据整合手段,用户可以最大化发挥该仪器在多元素分析中的优势,满足科研与工业的不同需求。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公司的所有产品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浙ICP备1904247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