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二氧化碳培养箱3131报警“气体供应中断”如何复位?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可能会遇到设备报警提示“气体供应中断”(Gas Supply Interrupted)。该报警不仅影响CO₂浓度控制,还可能干扰细胞生长稳定性。
一、引言
二氧化碳培养箱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医学研究、干细胞技术和药物开发等领域,是维持体外细胞生长环境的关键设备。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推出的3131系列CO₂培养箱因其性能稳定、操控智能而广受科研人员信赖。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可能会遇到设备报警提示“气体供应中断”(Gas Supply Interrupted)。该报警不仅影响CO₂浓度控制,还可能干扰细胞生长稳定性。本文将全面剖析此报警的成因、设备反应机制,并重点讲解如何准确判断、有效复位报警,以及避免此类故障的操作建议。
二、“气体供应中断”报警的定义与表现
2.1 报警定义
“气体供应中断”(Gas Supply Interrupted)是赛默飞3131培养箱系统内置的一项重要故障报警,用于提醒用户当前CO₂气体供应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设备无法正常接收、调节或维持设定的气体浓度。
2.2 报警表现
通常情况下,该报警的出现伴随以下几种现象:
显示屏上出现红色警示符号与“Gas Supply Interrupted”字样;
CO₂浓度无法上升或长时间维持低值(如0.0%-1.0%);
控制系统锁定CO₂设定输入,部分机型无法调节目标浓度;
报警音持续响起,直至用户手动复位或气源恢复;
故障日志记录下对应时间段的报警代码(如E112、E117等)。
三、报警成因分析:硬件与软件维度
赛默飞3131的“气体供应中断”报警可由多种因素触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3.1 外部CO₂气源异常
气瓶用尽:CO₂钢瓶内部压力低于设定阈值;
气瓶未开启:调压阀未旋开或主阀未放气;
调压器损坏:压力输出值不稳定,导致供应中断;
接头漏气:软管连接处密封不良,导致供气不足。
3.2 内部供气线路问题
电磁阀故障:内部切换控制电磁阀不响应指令;
管路堵塞:管内冷凝水、微生物或杂质堆积导致气体无法流通;
过滤器堵塞:空气或CO₂过滤器老化,限制气体流速。
3.3 传感器反馈异常
CO₂传感器不工作:传感器失灵或通信故障;
读数偏差:传感器持续读数为0.0%,触发气源中断误报警。
3.4 电控与软件设定故障
固件卡顿:程序逻辑异常导致误判为气体供应中断;
通讯中断:控制板与传感器/气阀模块之间数据传输失败;
CO₂控制功能未启用:某些型号初始状态需手动开启气体控制。
四、气体中断报警后的设备反应机制
4.1 安全保护逻辑启动
一旦检测到气体供应中断,系统自动执行以下措施:
关闭CO₂补气控制回路,防止无效调节;
记录故障时间、状态参数;
发出连续报警音提醒用户;
进入安全模式运行,保持温控功能但暂停气体调节。
4.2 不影响温度与湿度维持
此类报警主要针对CO₂气路,不影响培养箱内部温度控制系统。因此,在CO₂浓度恢复前仍可继续培养,但不建议在未复位前长时间使用,以防细胞生理状态改变。
五、复位“气体供应中断”报警的操作步骤
5.1 初步检查
检查CO₂气瓶压力表是否低于安全范围(通常要求>0.4 MPa);
确认减压阀开启且输出端稳压在推荐值(如0.05~0.1 MPa);
检查软管连接处是否存在漏气、松动现象;
观察传感器读数是否为0.0%或冻结状态;
查看屏幕报警代码,记录并对照用户手册识别含义。
5.2 设备复位步骤
若已确认供气恢复、线路无误,执行以下复位步骤:
方法一:界面复位
进入“系统菜单 → 维护 → 报警管理”;
选择“清除当前报警”;
若系统检测已恢复正常,报警音停止,显示恢复设定值界面。
方法二:重新供电启动
将设备断电5秒后重新上电;
待开机自检完成,系统会重新评估CO₂状态;
若CO₂传感器已感知浓度回升,报警自动解除。
方法三:CO₂控制功能重启
进入“气体设定”界面;
关闭CO₂控制功能,等待1分钟;
重新启用CO₂控制并设定目标值(如5.0%);
系统重新激活传感器与调节模块,故障可能随之解除。
方法四:通过USB导入清除指令(高级)
部分型号支持通过USB接口导入复位指令脚本:
由Thermo Fisher技术工程师提供“alarm_clear.cfg”文件;
插入U盘,系统自动识别指令;
自动清除指定报警类型。
⚠️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说明可能存在硬件级故障,应联系赛默飞售后技术支持。
六、日志分析在判断气源中断中的作用
6.1 查看故障发生时间点
系统会记录“气体供应中断”首次检测时间;
日志中常伴随传感器输出值变化、报警代码等信息。
6.2 分析传感器状态
判断报警前CO₂浓度是否逐渐降低;
若为瞬时跌至0.0%,可能为气路脱落或电磁阀故障;
若浓度缓慢下滑,可能为供气不足或气瓶耗尽。
6.3 识别用户操作误触
日志中可查用户是否在气体设定中误关闭CO₂;
若报警前出现“气体控制关闭”,为非故障状态。
七、常见操作误区与预防建议
7.1 忘记开启调压阀
新换气瓶后未完全打开调压器,是最常见误触;
建议张贴使用流程提示标签。
7.2 漏接气管
插接不牢或反接端口,导致无法通气;
使用气密性检测剂检查接口。
7.3 忽视气瓶容量
未设置定期检查制度;
建议使用双气瓶切换或预警提醒装置。
7.4 长期未校准传感器
老化后可能误报CO₂值为0,诱发“供应中断”报警;
应每6个月校准一次,或更换已老化传感器。
八、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误判报警引发实验暂停
某实验平台设备出现“气体供应中断”报警,CO₂数值显示0.0%,操作员未检查气瓶压力,盲目重启设备3次未果。最终技术人员发现气瓶空了,换瓶后问题立即消失。
教训:报警不是设备故障,首先应检查气源。
案例二:电磁阀卡滞导致断供
某高校设备报警频繁,经工程师拆解后发现电磁阀内部积碳卡死,气体无法通过。清洗更换电磁阀后报警消除。
建议:加强内部供气通道维护,定期清洁过滤器。
九、总结与推荐流程
9.1 报警处理推荐流程图(文字版)
报警出现 →
检查CO₂气瓶压力与开启状态 →
确认调压阀与接头状态 →
检查设备气管、电磁阀与传感器读数 →
若气源无异常,尝试复位/断电重启 →
如无效,导出日志分析故障代码 →
联系厂商支持,必要时更换组件
十、结语
“气体供应中断”作为赛默飞二氧化碳培养箱3131常见的系统报警之一,并非总是硬件故障的表现,而往往是对气源状态的合理反馈。只有通过科学诊断、规范排查、合理复位,才能快速恢复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实验连续性与数据可靠性。建议用户建立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机制,合理使用报警信息作为系统健康指标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实验室设备运行效率与故障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