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培养箱150i如何校准CO₂
一、CO₂系统构成与控制原理
在深入校准流程之前,理解CO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1. 系统构成
CO₂传感器:常见为红外(IR)传感器,检测箱体中CO₂浓度变化;
气体流量控制器:通过电磁阀调节CO₂输入;
控制面板与微处理器:根据设定值和传感器读数动态调整CO₂供给;
混合系统与风道设计:确保气体在箱体内部均匀分布;
过滤与进气口:具备HEPA或微粒过滤功能,防止污染。
2. 控制原理
系统会实时读取传感器反馈的CO₂浓度值,与用户设定目标值进行比对。如数值偏低,系统自动开启电磁阀补充CO₂气体;如偏高,则停止供气或加快排气,以维持设定浓度范围(一般为5%)。
二、为什么需要CO₂校准?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传感器灵敏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际浓度与读数之间产生偏差。定期校准能带来以下益处:
确保浓度准确,保障细胞在最适生理环境中培养;
提升实验重现性,避免因气体环境波动引起结果偏差;
满足法规合规性,如GMP、GLP、ISO质量管理体系对设备性能的要求;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过度补气与误操作引发的系统负担。
三、校准频率与时机建议
根据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与厂商建议,推荐以下校准频率:
常规校准: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首次安装后:完成初始校准;
搬运或大修后:重新校准;
出现报警或数据异常时:立即检验并校准;
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前:预防误差;
如果处于高风险、对CO₂浓度依赖敏感的实验类型,建议每周进行快检或每月完整校准一次。
四、CO₂校准所需设备与准备
为确保校准精度,应使用标准化工具,常用的包括:
参考CO₂分析仪:外部精度高的CO₂检测仪器(如便携式红外CO₂监测器);
标准气体:一般选用认证浓度为5.0% CO₂的标准混合气体(平衡气为空气或氮气);
调压装置与接头:气体钢瓶专用调压器;
气体软管与接口:确保与培养箱进气口兼容;
时间记录装置与数据记录表单;
操作手册与设备说明书,便于确认接口位置与菜单操作方式。
五、CO₂校准方法与操作步骤
赛默飞150i培养箱支持手动与自动两种校准方式,以下为标准流程的详细说明:
1. 手动校准流程
步骤一:准备环境
关闭培养箱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记录当前设定CO₂浓度(通常为5%);
确保箱内无样本或重要实验品。
步骤二:连接气体
打开CO₂气瓶主阀与调压阀;
将软管接至培养箱后部“校准气体接口”;
设定合适流速(约50~100mL/min);
步骤三:读取外部参考值
将CO₂检测仪放入箱内中部,记录稳定后读数;
比较系统显示值与检测仪读数是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0.2%);
步骤四:调整校准
在控制面板进入CO₂校准菜单(一般通过菜单键 → 服务选项 → 校准 → CO₂);
输入外部仪器读数,系统自动调整内部系数;
保存设置,退出菜单;
断开外接气体,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 自动校准流程(如支持)
部分型号如配备自动CO₂校准模块,可在菜单中启用“自动CO₂校准”功能:
插入标准气体;
启动校准程序;
系统会完成进气、对比、修正全过程;
完成后显示“校准成功”或“校准失败”,依据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六、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使用气体前应检测压力是否充足,确保标准气体未过期;
外部CO₂仪器需定期检定校准,建议溯源至国家标准;
校准期间应避免开门、强光或震动等影响传感器稳定性;
校准完成后需观察数小时,确认数值是否稳定;
如校准失败,应检查接头密封性或传感器是否老化损坏。
七、常见问题与排查建议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办法 |
---|---|---|
校准后数值仍偏差较大 | 传感器污染或老化 | 考虑更换传感器 |
无法识别标准气体输入 | 接口漏气、压力不足 | 检查气瓶接头与调压阀 |
校准菜单无法访问 | 权限限制或软件锁定 | 联系管理员解锁 |
校准失败报警 | 输入数值超出范围 | 检查标准气体浓度与环境背景 |
八、校准后的数据记录与质量管理
符合实验室管理规范的设备校准,必须具备完整的记录与文件化流程:
校准日期与时间
操作者签名
标准气体浓度与批次编号
使用的外部仪器信息
校准前后CO₂读数对比
偏差范围与校准结果评估
设备运行状态与异常备注
建议每次校准后生成电子或纸质报告归档,接受质量审计或法规核查。
九、延伸维护与CO₂系统保养建议
为了延长CO₂系统的使用寿命与确保其持续精度,应定期进行如下维护:
传感器定期更换:建议每2~3年更换一次红外CO₂传感器;
过滤器检查与更换:每半年检查一次进气过滤系统;
气路泄露测试:使用肥皂水检查接头是否漏气;
校准气瓶更换周期管理:定期检验剩余压力与使用期限;
软件更新:保持控制系统固件处于最新状态。
十、法规与标准符合性要求
赛默飞150i培养箱支持符合国际各大实验室规范的校准要求,包括:
GMP: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关键设备校准与验证要求;
GLP:支持科学实验环境中数据溯源与结果可重复性标准;
ISO 17025/15189:满足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设备校准能力评估要求;
21 CFR Part 11:若配套数据记录系统,可支持电子记录与电子签名合规性;
通过定期校准,可确保培养箱CO₂系统的控制能力满足国际质量体系标准,降低实验风险。
总结
赛默飞150i培养箱CO₂校准是保障实验环境精确稳定的关键技术环节。通过规范的校准流程、标准化工具与定期维护,用户可以持续维持设备的最佳性能,确保科研与生产实验中CO₂浓度的准确性。无论是基于人工操作还是自动校准系统,操作规范、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应始终贯穿于整个CO₂校准周期,帮助实验室在现代合规与精密控制中实现更高水平的科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