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培养箱150i清洁流程
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Heracell 150i CO₂培养箱是一款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细胞培养设备,广泛应用于科研、制药、生物技术、医疗机构等场所。为了确保培养环境的洁净、稳定与无污染状态,定期清洁与维护培养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且科学的清洁流程,不仅能延长设备寿命,还能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保障细胞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本文将围绕Heracell 150i CO₂培养箱的清洁流程,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细节,系统讲解整个清洁与维护过程,包括准备工作、清洁频率、拆卸步骤、内部与外部清洁要点、高温灭菌支持、后期复位与环境测试等方面,全面构建一套适用于实验室日常管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一、Heracell 150i培养箱的清洁意义
CO₂培养箱内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条件十分适合细胞生长,同时也可能成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因此,定期彻底清洁培养箱是维持无菌环境的重要环节。
清洁的主要作用包括:
消除微生物污染隐患;
防止样本交叉污染;
恢复内部洁净环境;
提高气体控制系统的响应效率;
维持培养箱传感器的准确性;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符合GMP、GLP等实验合规性标准。
二、清洁频率建议
为了确保培养箱持续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应按照以下周期进行清洁:
清洁频次 | 项目范围 | 建议周期 |
---|---|---|
日常擦拭 | 外部表面、显示屏、门把手 | 每日 |
内部湿布清洁 | 内腔壁、搁板、水盘 | 每周 |
深度拆卸清洁 | 所有内件拆除消毒 | 每月或每次污染事件后 |
高温灭菌循环 | 自动灭菌功能(180℃) | 每月或使用频繁时每两周 |
三、清洁前的准备工作
1. 关闭设备并断电
在清洁前,应关闭培养箱电源并拔除电源插头,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触电或元器件短路。
2. 取出腔体内物品
将培养皿、细胞瓶、水盘等物品全部移出培养腔体,妥善保存,避免污染。
3. 戴上清洁防护装备
操作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防止交叉污染和个人防护风险。
4. 准备清洁工具与材料
建议准备如下清洁工具:
无纤维脱落擦拭布;
中性pH清洁剂或70%乙醇溶液;
无腐蚀性消毒液(如过氧化氢稀释液);
柔软刷子、喷雾瓶;
蒸馏水或超纯水;
滤纸或干净的吸水纸。
四、内部部件的拆卸步骤
Heracell 150i培养箱设计模块化、易拆卸,清洁前应将以下部件依次取出:
拆除搁板与搁板支架;
取出水盘(用于加湿);
移除风扇罩、风扇叶片(如可拆卸);
拆下后腔导流板;
拆除CO₂传感器保护罩(注意传感器勿用水直接冲洗);
若有湿度或O₂模块,按手册进行安全移除。
每拆下一个部件,应标记或留意其安装方向,避免混乱影响复装。
五、培养箱内部清洁流程
1. 腔体壁面清洁
使用70%乙醇或中性清洁剂浸湿擦拭布,擦拭整个腔体内部,包括侧壁、后壁、门内侧与角落。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漂白剂或强腐蚀性清洁剂;
对积垢严重区域可反复擦拭并使用软刷辅助;
清洁完毕后使用蒸馏水擦拭一遍,去除清洁剂残留。
2. 搁板与支架
搁板和支架通常为不锈钢材质,可拆卸后浸泡在消毒液中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如配备铜合金部件,不建议使用强酸性清洗剂,以免腐蚀。
3. 水盘清洗
水盘作为加湿组件,容易积聚沉淀和污染,需彻底刷洗。可加入过氧化氢或专用加湿器消毒片进行杀菌,然后用蒸馏水冲净并晾干。
水盘清洁频率建议为每周1次。
4. 风扇系统清洁
风扇罩与叶片如可拆卸,应使用湿布擦拭后干燥;注意防止电机进水,传感器区域不可直接喷洒液体。
如风扇位置积尘严重,可使用软毛刷清理灰尘。
5. 门封条擦拭
门封条应使用70%乙醇湿布擦拭,重点清洁封条缝隙处,去除灰尘与微生物残留。
如封条存在老化、变硬或变形情况,应及时更换,确保密封性能。
六、外部结构与显示面板清洁
培养箱外部清洁也是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设备表面整洁不仅有助于设备卫生,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整体形象。
外部面板
用中性清洁剂轻轻擦拭箱体四周金属外壳,注意不要将液体渗入通风口或电源开关处。
显示屏与控制面板
显示屏可用干净柔软布轻轻擦拭,不建议使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溶液,以防屏幕镀层被损坏。
按钮与触控区域清洁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渗水进入电路板。
七、高温灭菌流程(Heracell 150i支持功能)
Heracell 150i支持180℃高温自灭菌功能,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深度无菌环境消毒手段。
灭菌启动条件:
内部无细胞样本或易燃液体;
水盘、传感器等应按照手册指导处理;
所有拆卸件清理后可重新组装完成后启动。
灭菌操作步骤:
开启电源;
在菜单中进入“灭菌模式”;
设置灭菌程序(标准为180℃,时间约6小时);
启动程序后,系统自动完成加热、恒温、冷却全过程;
灭菌完成后需等待腔体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再进行操作。
该功能不但杀灭细菌、真菌孢子,还可消除常规清洁难以去除的污染源。
八、清洁后复位流程
清洁完成后,所有部件应逐一复原,复位顺序如下:
安装风扇、风罩及传感器模块;
放回搁板支架、层板;
安装水盘;
检查门封条位置是否正确;
插电开机;
设定温度、CO₂浓度、湿度等参数;
运行24小时,确保稳定性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建议记录清洁与复位操作的人员、时间和内容,形成追踪记录,以便合规管理。
九、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
清洁后异味残留 | 使用了刺激性清洁剂 | 更换为中性或乙醇溶液,通风运行数小时 |
灭菌后报警 | 温度未完全恢复,或传感器移位 | 重新复位并检查系统设置 |
清洁后传感器失灵 | 被液体污染或损伤 | 避免用液体擦拭传感器表面,联系售后更换 |
搁板安装卡顿 | 未按照顺序或方向放置 | 参考说明书逐一对位安装 |
十、清洁流程标准化建议
为提升实验室效率与管理质量,建议制定以下制度:
建立《培养箱清洁记录表》,记录操作人、时间、项目内容;
建立《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培训相关人员掌握拆卸、灭菌与复位技能;
每月汇总清洁数据,交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
长期坚持标准化清洁管理,将显著降低污染风险,提升实验产能与稳定性。
十一、总结
赛默飞Heracell 150i CO₂培养箱作为实验室核心设备,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决定了细胞培养实验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清洁流程,包括外部擦拭、内部深度清洗、定期高温灭菌和系统复位等步骤,可以有效预防污染,延长设备寿命,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建立周期性维护机制和标准操作流程,不仅能保持设备运行状态优良,也能满足GLP、GMP等法规要求,为科研与生产保驾护航。掌握Heracell 150i的清洁流程,是实验室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细胞培养可靠性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