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培养箱371操作手册
一、设备安装与准备
1. 安装环境要求
设备应放置于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室环境中;
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15℃至30℃,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烈振动;
地面应平整坚固,能承受设备重量,避免倾斜;
确保周围留有足够空间,便于操作与维护。
2. 电源连接
使用专用电源插座,确保电压稳定(220V±10%),频率50Hz;
电源线应完好无损,接地可靠,避免漏电风险;
接通电源前确认设备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3. 气体接口接入(如配备)
按照气体接口规格连接CO₂、O₂、N₂气源,确保管路密封无泄漏;
配置高效过滤器防止污染;
打开气源总阀,确认气压正常。
二、设备开机与初始化
1. 开机步骤
打开主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触摸屏显示主界面,确认系统状态正常,无故障报警;
若首次使用或更换培养条件,建议进行设备校准。
2. 系统校准
进入“设置”菜单,选择“传感器校准”;
按照提示进行温度、湿度及气体传感器校准操作,确保测量准确;
校准完成后保存参数,系统自动重启进入工作状态。
三、参数设置与调控
1. 温度设置
进入“温度设置”界面,输入目标温度值(通常37℃为细胞培养标准);
选择控制模式(恒温或程序升降温),确认设定;
系统自动调节加热及制冷设备,保持稳定温度。
2. 湿度控制
进入“湿度设置”,输入目标湿度数值(一般设置在90%-95%之间);
启用加湿或除湿功能,确保培养环境湿度符合实验需求;
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系统自动调整。
3. 气体浓度调节
在“气体控制”菜单中设置CO₂浓度(如5%)及氧气浓度(如21%或低氧要求);
系统依据传感器反馈调整气体阀门开度,实现精准浓度控制;
支持定时气体浓度调整和多段程序设置。
4. 程序模式配置
用户可预设多段温度、湿度及气体浓度变化程序,适应复杂培养需求;
设置启动时间、持续时间及切换条件,设备自动执行培养计划。
四、日常运行操作
1. 样品放置
打开培养箱门,将培养器皿放置于预定位置,避免阻挡气流循环;
关闭培养箱门,确保密封性良好。
2. 运行监控
通过触摸屏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及运行状态;
系统自动调整确保设定参数稳定;
设有声光报警,出现异常及时提示。
3. 数据记录与导出
培养箱自动记录关键参数变化数据;
用户可通过USB接口导出数据,便于后续分析与实验记录管理。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
1. 日常清洁
定期使用无腐蚀性清洁剂擦拭箱体内外表面,保持洁净;
避免水分进入电气部件,防止短路。
2. 过滤器更换
根据使用环境和时间,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及气体过滤器,保持空气洁净度。
3. 传感器校准
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温度、湿度及气体传感器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
4. 紫外线灯管维护(如配备)
定期检查紫外线灯管工作状态;
灯管寿命到期及时更换,保证杀菌效果。
六、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持手部干燥,避免触电风险;
除菌或高温灭菌程序运行时,勿打开箱门;
使用气体时,确保气瓶稳固并远离明火;
设备发生异常报警时,及时排查并停止使用,联系专业维护人员。
七、常见故障及处理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温度异常波动 | 传感器失灵或加热异常 | 校准传感器,检查加热元件 |
湿度达不到设定值 | 加湿器故障或水箱缺水 | 补充纯净水,检修加湿系统 |
气体浓度偏离 | 气源不足或阀门故障 | 更换气瓶,检查气路和阀门 |
显示屏无响应 | 电源故障或控制板异常 | 检查电源连接,重启设备,联系售后 |
报警频繁 | 参数设定错误或传感器故障 | 复核参数设置,校准或更换传感器 |
八、操作技巧与优化建议
养成开机前检查气源及水源的习惯,减少突发故障风险;
根据实验需求合理设置程序模式,提高培养效率;
定期导出运行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优化培养条件;
维护保养记录完整,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九、总结
赛默飞培养箱371以其精确的温湿气体控制、智能化操作界面和完善的安全系统,为各类细胞培养实验提供了坚实保障。掌握其详细操作手册内容,不仅能提升操作效率,也能有效避免设备故障与实验风险。通过规范操作、科学维护,用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箱371的性能优势,获得高质量的培养环境和实验结果,助力科研工作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