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使用方法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的使用方法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通过自动化流程简化了核酸提取过程,以下是详细的使用方法,包括样品准备、设备操作和后续处理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
1. 样品准备
样品类型:确认样品种类(血液、组织、唾液、痰液等)是否适合提取仪器使用。
裂解处理:
将样品加入专用裂解液(通常由试剂盒提供)。
混匀后静置或加热处理(必要时)以释放核酸。
2. 耗材准备
准备一次性试管、96孔板或其他配套耗材,确保清洁无污染。
准备试剂盒,包括裂解液、结合液、洗涤液、洗脱液和磁珠悬液。
3. 仪器检查
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磁棒或磁棒套是否清洁。
样品托盘是否安装到位。
检查消毒状态(如UV消毒功能)。
二、样品装载与设备设置
1. 样品与试剂加载
将样品和磁珠试剂装入样品管或孔板中,按照试剂说明添加适量结合液。
分别加入洗涤液和洗脱液至指定孔位,确保操作无污染。
将试管或孔板放入提取仪的样品托盘中。
2. 程序选择
在触摸屏或连接电脑的控制软件上,选择适合的提取程序。
程序设置内容包括:
样品类型(如RNA提取或DNA提取)。
提取步骤:裂解、吸附、洗涤、洗脱。
温控参数:裂解和洗脱温度(如37℃、65℃)。
3. 启动设备
确保样品和试剂已正确放置,启动设备,运行自动化程序。
仪器依次完成以下步骤:
样品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核酸。
核酸吸附:磁珠与核酸结合,通过磁棒固定磁珠。
洗涤:清除样品中的蛋白质、盐类等杂质。
洗脱:将核酸从磁珠中释放到洗脱液中。
三、核酸回收与后处理
1. 核酸收集
提取完成后,仪器会将核酸洗脱液集中在指定试管中。
使用移液器小心转移核酸洗脱液,避免混入杂质或磁珠。
2. 核酸浓度检测
用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定量仪检测核酸浓度和纯度。
纯度指标:A260/A280值通常在1.8-2.0之间为合格。
3. 后续处理
根据实验需求,将核酸用于PCR扩增、基因测序、基因表达分析等实验。
四、设备清洁与维护
1. 仪器清洁
取下磁棒套和样品托盘,使用无RNase、无DNase的清洗液清洁。
定期运行UV消毒程序,防止样品交叉污染。
2. 耗材更换
更换一次性耗材,如磁棒套、样品管。
定期检查并更换老化部件,如磁棒、液体泵。
3. 数据管理
导出实验记录,保存运行数据,便于结果追踪和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
样品应在无污染环境中操作,避免RNase和DNase污染。
使用符合实验室规范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
试剂兼容性:
核酸提取仪需配套试剂盒,确保化学试剂与设备兼容。
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裂解液、结合液。
温控管理:
RNA提取过程中需保持低温操作,避免核酸降解。
确保设备温控模块运行正常。
设备运行监控:
核实参数设置是否符合实验需求。
运行过程中定期观察设备状态,避免中途异常。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的常用操作流程总结
步骤 | 内容 |
---|---|
实验前准备 | 样品预处理、耗材准备、试剂盒配置 |
样品装载 | 将样品与试剂加入试管或孔板,放置到仪器托盘 |
程序启动 | 选择适合程序,设置温度和时间参数,运行设备 |
自动提取 | 裂解、吸附、洗涤和洗脱,自动完成核酸提取流程 |
结果收集 | 转移核酸洗脱液,检测浓度与纯度 |
设备清洁与维护 | 清洁磁棒套和样品托盘,运行UV消毒,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
总结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通过自动化流程极大地简化了核酸提取操作。用户只需准备样品和试剂盒,选择合适程序,仪器即可完成高效、标准化的提取过程。通过合理操作和定期维护,核酸提取仪能够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食品和环境检测提供高质量的核酸样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