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iCAP RQ ICP-MS维护记录导出格式?
一、维护记录导出目的
维护记录导出的主要目的是对仪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追踪管理,便于后期故障排查、运行效率评估以及审计合规检查。导出记录能确保实验室在质量体系或认证体系中的可追溯性要求,保证实验数据来源可靠,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二、维护记录类别
维护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内容:
三、记录字段设置
每类维护记录中包含若干固定字段,具体如下:
维护日期:记录实际进行维护的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如2025年6月20日。
维护时间:记录维护的起始和结束时间,采用24小时制格式,如08:30至09:15。
操作人员:记录维护执行人全名,若涉及多人共同维护,需全部列出。
仪器编号:记录该设备的出厂编号或实验室内部编码,用于设备唯一标识。
当前状态:描述维护前仪器的运行状态,包括“正常运行”“部分异常”“无法启动”等。
维护内容:详细列出具体的维护项目,如“更换锥口”“清洗采样锥”“校正质量轴”等。
操作步骤:简要描述本次维护所执行的操作流程,尽量使用规范术语。
使用工具与耗材:记录在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名称和消耗材料名称及数量。
检查结果:说明维护后仪器运行情况,包括是否通过性能自检、质量轴校正成功与否等。
备注说明:用于记录补充事项,如清洗困难部件的情况、是否需上报工程师进一步检修等。
审核人签名:由实验室负责人或授权人员审核维护记录并签名确认。
审核日期:记录审核人完成审核的具体日期。
四、导出格式说明
维护记录导出时可选择表格结构形式或标准文档形式,具体如下:
(一)表格格式导出说明:
表头设置:每一类维护记录有固定的表头,如“日期”“维护人”“项目”等,表头统一采用中文,字号不小于宋体十号。
行列顺序:按照维护日期从早至晚排序,每一行对应一次完整维护事件。
表格样式:统一采用无边框样式或单线边框,避免复杂格式。合并单元格仅限于备注字段。
文件类型:推荐导出为电子表格(如.xlsx)和打印存档版(如.pdf)两种类型。
文件大小控制:每次导出文件控制在10MB以内,便于归档与上传系统。
(二)文档格式导出说明:
标题规范:文档标题为“iCAP RQ ICP-MS维护记录报告”,副标题为导出日期,如“2025年6月维护汇总”。
正文结构:按维护日期依次列出维护详情,每条维护记录之间空一行进行区分,段落清晰、层次分明。
文档风格:统一使用宋体12号,段前段后间距为6磅,正文左对齐,避免使用项目符号与编号。
文件保存类型:推荐使用.docx格式作为可编辑存档格式,另保存为.pdf格式用于签字确认。
文件命名规范:采用“设备编号_维护记录_年月”格式命名,如“ICPMS001_维护记录_202506”。
五、导出流程简述
登录赛默飞控制软件(如Qtegra软件系统),进入维护日志模块。
选择所需时间段,可选“今日”“本周”“本月”或自定义时间段。
勾选需要导出的维护记录类型,如“每日检查”“部件更换”等。
点击“导出”,选择导出格式(Excel或Word),确认保存路径。
导出完成后进行文件校验,包括记录完整性、命名格式、内容正确性。
将导出文件备份至指定服务器,并打印纸质版本供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
六、数据管理与归档
保存周期:电子版维护记录应保存不少于5年,纸质文档至少保存3年。
权限管理:导出及编辑权限仅限具备资质的实验室人员及设备管理员。
文件归类:每台ICP-MS仪器设独立文件夹,按年份和月份分类保存维护记录。
变更记录:任何修改维护数据的行为必须记录变更人、变更时间及变更原因。
数据备份:所有导出文档需定期备份至实验室信息系统或外部存储设备。
七、注意事项与合规要求
所有维护记录需由操作人员本人如实填写,禁止事后补填或伪造。
每条维护记录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或设备主管审核签字方可归档。
所有导出文件应采用标准字体,无需插入图片、图表或特殊符号,以确保格式统一。
在质量体系审计中,需确保维护记录清晰、连续、完整、可追溯。
若导出格式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也需由人工再次校对,避免内容缺失或格式错乱。
八、导出实例内容(示意文本)
以下为导出文档中的一条示例记录(纯文字说明):
维护日期:2025年6月15日
维护时间:09:00至09:45
操作人员:李明
仪器编号:ICPMS001
当前状态:正常运行
维护内容:更换采样锥、清洗离子透镜
操作步骤:卸下旧采样锥,使用专用刷具及无水乙醇清洗透镜区,再安装新采样锥并校正离子光轴
使用工具与耗材:采样锥1个,乙醇20毫升,光轴校正器1套
检查结果:质谱峰型对称,灵敏度正常,校准成功
备注说明:采样锥轻微积碳,建议下一次清洗周期不超过5天
审核人签名:王主任
审核日期:2025年6月15日
九、结语
维护记录的规范导出与保存是赛默飞iCAP RQ ICP-MS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导出格式、统一规范的记录结构、严谨细致的操作流程,实验室可有效保障设备性能,提高工作效率,满足质量体系和认证体系的运行要求,确保所有实验数据的有效性与可追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