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质谱仪iCAP Q ICP-MS如何应对外部审计检查?
一、审计前的准备阶段
制度文件准备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质控管理规程、数据管理制度等。针对 iCAP Q ICP-MS,实验室应具备详细的操作标准操作规程(SOP),包括开关机流程、样品进样方式、校准步骤、内标设置方法、数据导出等。
设备台账与日志齐备
应建立完备的设备档案,包括购买合同、安装调试报告、合格证、培训记录、维修记录、年度校准记录、验证报告等。此外还需有完整的日常使用日志、开关机记录、日常维护记录、异常处理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体现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
方法验证和性能确认文件准备
若 ICP-MS 被用于定量分析,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提供准确度、精密度、线性、检出限、定量限、选择性、回收率等验证数据,且记录要真实、可追溯。对于标准方法应用,也需有适用性确认报告。设备性能需定期确认,包括日常的灵敏度测试、背景值检测、重复性验证等。
样品管理与可追溯性
所有分析样品必须有编号、有溯源、有登记,样品流转要形成闭环,样品处理前后的记录应齐全。包括样品接收单、分析记录表、样品分析序列、原始数据、结果报表、存档编号等。
质控样与标准品管理
实验室应按标准要求定期使用空白、平行样、加标样、参考标准品、质量控制样进行分析,记录其结果并评估偏差。如偏差超限应有调查与纠正措施记录。标准溶液须注明批号、来源、浓度、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效期及保存条件。
数据完整性和系统验证
Qtegra 软件需配置权限控制和审计追踪功能,审计员可查看操作日志、数据处理记录、用户权限变更等。所有数据应备份且具备原始记录、处理记录、报告记录的完整链条,确保可追溯、不可篡改。
人员资质与培训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对应资质与培训记录,能熟练掌握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每位分析人员应签署岗位职责文件,培训记录中包括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考核结果。
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
设备应在受控环境中运行,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电源接地、氩气供应系统等。需配备消防器材、防护设备、废液收集与处置设施,相关记录如废液转运单、安全培训记录、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齐备。
二、审计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仪器现场状态检查
审计人员常要求查看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包括点火状况、真空度、气体流量、火炬管状态、检测器工作状态等。应确保设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仪器界面显示正常,无故障或报警信息。若处于维护中,应能提供维护记录和说明。
样品流程抽查
审计员可能会随机抽查某批样品的全过程,从接收到分析再到出报告。要求操作人员提供样品登记单、称量记录、稀释操作记录、进样序列、仪器结果、数据计算表格、审核意见和报告输出等。必须做到数据、样品与报告三者信息一致,具备可追溯性。
方法一致性和合规性核查
若使用自行开发方法,审计员会要求提供方法验证报告和批准文件。若使用标准方法,也需提供符合当前版本的执行记录。仪器方法设定与SOP内容应保持一致,不得擅自修改参数。若存在偏离,应有变更记录与审批记录。
数据完整性检查
审计员会检查软件操作日志,查看用户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数据修改、删除、批量替换操作。也会查看审计追踪功能是否开启。需保证每项分析都有唯一识别编号,结果处理和报告编制具备审批流程与电子签名。
人员访谈与操作演示
审计员会直接与分析人员沟通,提问其对仪器原理、操作流程、质控方式、数据判断、样品处理等方面的理解。有时要求现场重新操作某一步骤以验证其熟练度,尤其关注是否按SOP执行。
设备维护记录与状态查询
需提供设备最近一次维护时间、维护项目、维护人员、检测结果。审计员可能要求打开设备盖板,核查内部部件状况,如采样锥是否清洁、火炬管是否有裂痕、接口是否漏气等。也会检查备件库存与更换记录。
安全与废弃物管理核查
需现场查看废液存储区、废气处理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张贴明确。检查废液记录与转运单、气瓶存放是否合规、有无泄露风险。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登记、处置方式、应急处理程序都可能提出要求。
报告与批准流程
审计员会抽查报告审批流程,包括报告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是否分开,是否具备签名记录,是否存在报告修改无痕等问题。报告应包含分析方法、样品编号、检测结果、单位、方法检出限、质量控制情况等信息。
三、审计后的反馈与改进
整改措施制定
若审计中发现不符合项,应立即组织整改,制定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包括负责人、整改内容、完成时限、再验证要求等,并形成书面整改报告提交给审计机构。
内部培训补强
对被指出问题涉及的人员进行补充培训,确保今后避免重复错误,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管理制度、数据处理要求、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若存在系统性漏洞,如设备维护不及时、数据管理不规范、人员操作能力不足等,应开展内部评估,优化现有工作流和质量管理体系。必要时升级软件版本或增加自动化监控功能。
审计总结与知识共享
组织召开审计总结会议,梳理全部发现与改进内容,将经验转化为制度更新与日常执行规范,并记录入实验室管理体系内,供后续内部审核或外部审计参考。
保持持续合规状态
审计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对持续合规状态的抽查体现。因此,实验室应定期自查,包括日常记录抽查、仪器状态盘点、方法文件更新、人员能力测试等,确保 iCAP Q ICP-MS 始终处于合规受控状态。
结语:
赛默飞 iCAP Q ICP-MS 作为一台高精度仪器,其本身的硬件稳定性与软件追溯功能为合规性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应对外部审计并非临时抱佛脚,而是长期规范管理的自然结果。只有从样品处理到数据管理的全过程保持规范、真实、完整,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自信的姿态面对来自政府、客户、第三方或质量体系的现场检查与文件审查。设备是工具,而制度和意识才是保证审计通过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