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iCAP Q ICP-MS 自动进样器吸样失败怎么办?
一、检查进样管和管路系统
进样器的吸样管道如果出现阻塞、裂纹或磨损,都会影响吸样效率。常见的吸样失败现象包括无法吸取样品或吸样量过少。
检查吸样管道是否堵塞
在ICP-MS分析过程中,样品通过吸样管道被引入分析系统。如果吸样管道被颗粒物或杂质堵塞,样品就无法顺利流入系统。检查进样管道是否干净,特别是接头部位。如果有堵塞,可以使用合适的清洁液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损坏的管道。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牢固
进样管道的连接点如果松动或密封不良,空气或液体可能会泄漏,导致吸样失败。检查进样系统所有管路的连接情况,确保连接紧密,没有泄漏。检查进样针是否有损坏
进样针是将样品吸入ICP-MS的关键部件。如果进样针有裂纹或损坏,就会导致样品吸取不顺利。可以通过目视检查进样针是否完好,必要时进行更换。
二、检查进样器的机械部分
自动进样器通常由多个机械部件共同作用,控制进样针的运动。如果机械部分出现故障,也可能导致吸样失败。
检查进样器的定位系统
进样器的定位系统用于控制进样针的准确位置。如果定位系统不准确,进样针可能无法正确吸取样品。检查进样器的电机、驱动带、传感器等是否工作正常。可以尝试进行一次手动操作,确保进样针能在合适的位置吸取样品。检查进样器的吸样动作是否顺畅
进样器的吸样动作如果受到机械卡滞或摩擦阻力影响,会导致进样失败。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或者通过设备的控制面板检查吸样过程是否顺畅。如果发现进样器的运动不流畅,检查是否有物理阻碍,如灰尘、污垢或零件磨损。
三、检查溶液和样品的状态
样品和溶液的状态也可能影响自动进样器的吸样效果。过于粘稠的样品或者不适合的溶液可能会导致吸样失败。
检查样品溶液的浓度
样品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吸样效果。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样品过于粘稠,不容易通过进样器吸取;而浓度过低则可能导致进样量过少。确认样品的浓度是否在合适范围内,并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检查溶液的粘度
粘度较高的溶液(例如高浓度的酸溶液、浓盐溶液等)可能会对进样器造成影响。对于粘稠样品,可以尝试提高溶剂的比例或者调整溶液的浓度,使其更容易被吸取。检查样品是否有气泡
在进样系统中,如果样品中含有气泡,可能会导致吸样量不稳定,甚至完全无法吸取样品。可以通过将样品混合均匀、去除气泡来确保样品的吸取效果。使用去气泡装置或静置样品一段时间,让气泡自然消失。
四、检查仪器的设置和校准
仪器的设置和校准对进样器的吸样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仪器的配置不正确或校准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吸样失败。
检查进样器的吸样时间和速度设置
ICP-MS的自动进样器通常允许设置吸样时间和速度。如果这些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吸样失败。确保进样器的吸样时间和速度设置合理,特别是在处理不同类型样品时,适当调整吸样时间和速度可以提高吸样效率。检查样品杯的位置
样品杯的位置对进样器的吸样效果影响很大。如果样品杯的位置不正确,进样针可能无法准确地进入样品溶液,导致吸样失败。检查样品杯的摆放位置,确保其放置稳定且与进样针对准。检查仪器的校准状态
定期校准ICP-MS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仪器长时间没有进行校准,可能会导致进样失败。通过仪器自带的校准程序进行校准,确保进样系统的准确性。
五、检查液体供给系统
ICP-MS系统通常配备有液体供给系统,这些系统会向进样器提供样品和溶剂。如果液体供给系统存在问题,也会影响进样器的吸样能力。
检查液体供给压力
进样器的液体供给系统需要保持稳定的压力才能确保样品顺利吸取。如果液体供给压力过低,可能导致吸样失败。检查液体供给泵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压力稳定。检查液体供给管道是否堵塞
如果液体供给管道被堵塞,液体无法顺利进入进样器,进样器也就无法吸样。检查供液管道是否有任何堵塞物或泄漏,必要时进行清理和更换。检查溶剂的纯度
如果使用的溶剂存在杂质,可能导致供给系统的管道或进样器堵塞。确保使用的溶剂足够纯净,不含任何可能影响进样系统的杂质。
六、软件设置问题
ICP-MS仪器通常配备了控制软件,用于调节进样器的各项参数。如果软件设置不当,也可能导致进样失败。
检查进样程序的设置
进样器的自动进样程序需要根据不同样品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如果进样程序设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吸样失败。检查并确认进样程序的配置是否正确,确保其适应样品的特性。检查软件与硬件的连接
ICP-MS的自动进样器与软件的连接状态也会影响进样器的工作。如果软件与硬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可能导致进样命令无法正确执行。检查连接线缆、驱动程序等,确保它们正常工作。
七、故障排除和维护
当进样器发生吸样失败时,故障排除和定期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进行全面检查
遇到吸样失败时,可以从上述各个方面进行排查,逐步排除故障。通过逐一检查进样系统、液体供给系统、机械部件和软件设置,找到具体的故障原因。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定期维护和清洁ICP-MS进样系统,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查并更换磨损零件,清洁进样管道和供液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通过以上步骤,通常可以诊断出自动进样器吸样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在排除故障时,如果无法自行解决,可以联系设备厂商进行技术支持或安排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