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iCAP Q ICP-MS 元素容易受到多原子离子干扰?

赛默飞iCAP Q ICP-M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多元素分析的高性能质谱仪,具备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然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某些元素可能会受到多原子离子的干扰,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这种干扰通常表现为非目标离子在质谱中的峰形与目标离子重合,导致信号污染,进而影响分析的可靠性。为了确保准确的分析结果,了解哪些元素容易受到多原子离子的干扰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干扰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多原子离子干扰?

多原子离子干扰是指在ICP-MS分析中,由于其他元素或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同位素等)产生的离子与目标元素的质谱信号重叠,导致目标信号的干扰或伪信号。这类干扰主要来源于样品中的其他元素,尤其是那些能形成具有相似质荷比(m/z)的多原子离子。这些多原子离子可能与目标元素的离子在质谱中重叠,导致无法准确区分目标离子和干扰离子。

多原子离子干扰可能会导致仪器的测量偏差,尤其是在低浓度元素的分析中。为了减少这种干扰,需要对干扰离子和干扰源有清晰的了解,并采用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

二、哪些元素容易受到多原子离子干扰?

多原子离子干扰通常出现在具有较小质量的元素或其同位素中。以下是一些在iCAP Q ICP-MS中常见的易受多原子离子干扰的元素及其干扰来源:

1. 氯(Cl)

氯元素通常在分析时受到氯化物离子的干扰。氯离子(Cl⁻)可以和其他金属元素的离子形成多原子离子。例如,氯化钠(NaCl)或氯化铜(CuCl)等物质会在等离子体中产生多原子离子,导致分析中氯的干扰。对于氯来说,最常见的干扰是由质荷比为35的氯化物离子(Cl⁻)引起的,这可能与35Cl同位素的离子重叠。

2. 硫(S)

硫在ICP-MS分析中也可能受到来自其氧化物的干扰,尤其是由SO⁺和SO₂⁺等离子产生的干扰。硫的质量数与其氧化物产生的离子可能发生重叠。例如,32SO₂⁺离子会与硫元素的质荷比(32)重叠,导致其信号的错误测量。类似的干扰还可以来自于SO₃⁺等离子。

3. 钙(Ca)

钙元素的分析可能会受到钙氧化物(CaO)和钙氮化物(CaN)等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钙氧化物(CaO⁺)的质量数为56,与钙的同位素(如40Ca)非常接近,因此可能会在质谱分析中引起干扰。此外,钙的其他同位素和其相关的化合物也可能导致类似的问题。

4. 铝(Al)

铝元素在ICP-MS中常常受到氮氧化物(如AlO⁺)和氯化铝(AlCl⁺)等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铝氧化物(AlO⁺)的质量数为27,与铝的原子质量数相同,导致它们在质谱中的信号重叠。类似地,铝的氯化物(AlCl⁺)也会产生与铝离子相似的质谱信号。

5. 锌(Zn)

锌元素的分析中,常见的多原子离子干扰来自锌的氧化物(ZnO)和氯化锌(ZnCl)。例如,锌氧化物(ZnO⁺)与锌的同位素(如66Zn)具有相同的质荷比,导致干扰信号的产生。此外,锌的氯化物(ZnCl⁺)也可能会影响分析,特别是在分析复杂样品时。

6. 铁(Fe)

铁元素的分析常常受到铁氧化物(FeO)和氯化铁(FeCl)等离子的干扰。例如,铁的氧化物(FeO⁺)和氯化铁(FeCl⁺)的质量数与铁的同位素(如56Fe)相近,容易造成信号的重叠。由于这些多原子离子与目标元素离子的质荷比接近,它们在ICP-MS的质谱图中常常产生相似的峰。

7. 铜(Cu)

铜元素在ICP-MS分析时,常受到铜的氧化物(CuO)和氯化物(CuCl)等离子的干扰。铜氧化物(CuO⁺)的质荷比与铜的同位素(如63Cu)非常接近,导致在低浓度铜的分析中产生误差。类似地,铜的氯化物(CuCl⁺)也可能会干扰铜信号。

8. 钡(Ba)

钡元素容易受到钡氧化物(BaO)和钡氯化物(BaCl)等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钡氧化物(BaO⁺)的质荷比与钡的同位素(如137Ba)接近,因此可能会与钡的信号重叠。此外,钡的氯化物(BaCl⁺)也可能导致类似的干扰。

三、如何应对多原子离子干扰?

针对上述可能的多原子离子干扰,iCAP Q ICP-MS具有多种策略来降低或消除这种干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案:

1. 使用反应模式(Collision/Reaction Cell)

iCAP Q ICP-MS配备了反应池或碰撞池(CRC),可以通过反应气体的引入来减少多原子离子的干扰。在反应池中,引入氩气、氮气或其他气体,可以与干扰离子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干扰的离子,从而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通过调整反应池的参数,如气体流量和反应气体种类,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少多原子离子的干扰。

2. 使用多通道分析和精密质谱技术

现代ICP-MS仪器,如iCAP Q ICP-MS,具有多通道分析的功能,可以利用高分辨率的质谱检测来区分目标离子和干扰离子。通过提高质谱的分辨率,仪器可以更精确地分析目标元素,避免干扰离子与目标信号重叠。

3. 调整分析条件

在实际分析中,可以通过调整分析条件来减少干扰。例如,优化喷雾器的工作参数、调整等离子体功率、改变载气流量等,都可以影响离子的产生和传输,从而减少干扰信号。此外,降低分析的压力、改变气体种类和浓度,也有助于减小多原子离子的干扰。

4. 选择合适的同位素进行分析

对于容易受到多原子离子干扰的元素,可以选择其他同位素进行分析。例如,对于铁元素,通常可以选择56Fe作为目标离子,因为它的同位素56比其他同位素更容易受到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通过选择一个更为“干净”的同位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减少干扰影响。

5. 使用内标法

内标法是通过引入已知浓度的内标元素来补偿分析中的干扰。通过选择与目标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且不会受到多原子离子干扰的元素作为内标,可以在分析中补偿干扰信号的影响,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总结

在使用赛默飞iCAP Q ICP-MS进行元素分析时,多原子离子干扰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质量较轻的元素,如氯、硫、钙、铝、锌、铁等。这些元素容易受到来自其氧化物、氯化物等多原子离子的干扰,导致分析信号的重叠,从而影响检测限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合理使用反应池、优化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同位素、采用内标法等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这种干扰,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