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AP Qc ICP-MS如何进行质控样品的运行?

在使用赛默飞iCAP Qc ICP-MS进行元素分析实验时,质控样品的运行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核心环节。质控样品(Quality Control Sample,简称QC样品)是对实验过程中分析系统状态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它贯穿整个实验流程,并依据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质量监控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在ICP-MS分析中如何科学、规范地运行质控样品,尤其是以赛默飞iCAP Qc系列为例,全面解析操作流程、控制标准、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质控样品的重要性与作用

在ICP-MS分析中,仪器虽然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但依旧会受到基体干扰、仪器漂移、记忆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引入标准化的质控样品运行流程是保障数据可信性的关键。其主要作用如下:

  1. 检验方法稳定性:通过重复运行同一样品判断仪器的稳定程度。

  2. 监控仪器漂移:通过间隔插入QC样品及时发现仪器响应的变化。

  3. 验证标准曲线准确性:检测是否存在标准溶液配制错误、标准曲线偏移等问题。

  4. 发现污染或交叉污染问题:如样品管路残留、进样系统污染等。


二、质控样品的类型及其配置

在iCAP Qc ICP-MS分析系统中,常见的质控样品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方法空白(Method Blank)
    含有所有样品处理过程但不加目标元素,检测背景干扰和污染情况。

  2. 初始校验样(Initial Calibration Verification, ICV)
    在建立标准曲线后立即测定,用于验证校准曲线的有效性。应为与校准标准来源不同的独立标准。

  3. 连续校验样(Continuing Calibration Verification, CCV)
    在每隔一定数量样品后或每运行一定时间后分析一次,用于检测仪器响应是否稳定。

  4. 连续校准空白(Continuing Calibration Blank, CCB)
    运行CCV之前后均需运行CCB,用以判断是否存在记忆效应或交叉污染。

  5. 实验样品加标回收样(Spiked Sample)
    用于考察基体对测定的影响,评价方法的准确度。

  6. 实验重复样(Duplicate Sample)
    检验样品制备及仪器进样的重复性。

  7. 实验质控样(Lab Control Sample, LCS)
    由实验室自行配制或购买的标准溶液,用于常规质量控制,成分明确。


三、运行流程及顺序设计

iCAP Qc ICP-MS系统在方法设置中,可对质控样品设置自动插入运行程序,下面是一种常规的运行顺序:

  1. 仪器开机与稳定

    • 启动ICP-MS仪器,待等离子体稳定(约30分钟);

    • 运行调谐样(如7Li、59Co、115In、238U等)以调整质量轴、灵敏度及氧化物比。

  2. 方法空白

    • 分析方法空白,确保系统未被污染;

    • 如空白高于设定标准(如某元素背景>0.2ppb),需清洗进样系统或更换试剂。

  3. 初始校验样(ICV)

    • 在建立标准曲线后立即测定;

    • 响应值应在理论值的±10%范围内,否则需重新校准。

  4. 样品序列运行

    • 按照样品编号顺序逐个分析;

    • 每运行10~15个样品,插入一次CCV;

    • CCV偏差不得超过±10%,CCB信号应接近零;

    • 若CCV/CCB异常,需暂停分析并查找原因。

  5. 加标回收样与重复样

    • 每批样品中插入不少于5%的加标样和重复样;

    • 加标回收率应在75~125%之间;

    • 重复样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10%。

  6. 结束校验

    • 在整个样品序列结束后,再次运行CCV;

    • 检查仪器是否存在明显漂移,保证首尾数据一致性。


四、操作注意事项

  1. 标准溶液独立来源
    ICV不能与校准曲线标准溶液来自同一批次,确保验证的独立性。

  2. 定期更换试剂与清洗系统
    防止试剂过期或样品残留造成系统污染,推荐每分析100个样品清洗进样系统一次。

  3. 进样系统预处理
    使用高纯水和2%硝酸冲洗采样管、锥体及喷雾器,消除背景离子。

  4. 仪器调谐与维护
    每次运行前必须完成调谐,保持氧化物比(CeO+/Ce+)<2%,双电荷比(Ba++/Ba+)<3%。

  5. 序列表设置
    在iCAP软件中建立自动质控插入程序,避免人为疏漏,提高效率。


五、质控数据分析与判断标准

运行完质控样品后,应对其响应值进行判断,常见判定标准如下:

质控类型判定标准说明
ICV±10%以内校准正确性
CCV±10%以内响应稳定性
CCB接近零(如<0.2ppb)交叉污染
加标回收率75%~125%准确度
重复样RSD<10%精密度

若发现质控样品超出范围,应中止样品分析,查明问题并重新分析相关样品批次。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1. CCV响应偏离标准值
    原因:标准溶液浓度变化、雾化效率波动、等离子体能量不足等。
    处理:重新准备标准溶液、检查雾化器、重新调谐。

  2. CCB读数异常偏高
    原因:残留污染、样品间交叉污染。
    处理:延长清洗时间、更换进样管路。

  3. 加标回收率低
    原因:基体干扰、离子抑制、化学形式不一致。
    处理:引入内标法、基体匹配或标准加入法。

  4. 重复样精密度差
    原因:样品处理不一致、仪器信号波动。
    处理:检查消解流程、确认进样稳定性。


七、优化建议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 建立标准作业规程(SOP)
    明确质控样品配制浓度、运行频率及判断标准。

  2. 质控图表管理
    建立质控图表(如X控制图),长期追踪质控样品的响应情况。

  3. 引入自动报警系统
    使用iCAP系统内置的警报功能,当质控超标自动提示用户。

  4. 人员培训与技能考核
    定期培训分析人员,确保操作一致性与专业水平。


八、总结

在ICP-MS分析过程中,规范化的质控样品运行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使用赛默飞iCAP Qc ICP-MS这类高精度设备时,更应注重各类质控样品的合理配置、科学运行及数据解释。只有将质控融入每一次样品测定流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分析数据的质量保证,为科研、环境检测、医学分析等领域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