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AP MX ICP-MS如何校准内部标准?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作为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地质和水质分析等领域。而iCAP MX ICP-MS作为Thermo Fisher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质谱仪器,在分析精度、灵敏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ICP-MS分析中,内部标准(Internal Standard, IS)被广泛应用于补偿由于仪器漂移、样品引入波动等因素引起的误差,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介绍iCAP MX ICP-MS如何校准内部标准的方法。

1. 内部标准的作用与选择

内部标准是指在样品中加入的一种已知浓度的元素,它的性质应与待分析元素相似,但在样品中通常不存在,或浓度远低于待分析元素。内部标准的主要作用包括:

  • 补偿由于仪器漂移或样品引入波动导致的误差。

  • 改善分析灵敏度,提高数据的重复性。

  • 提高对复杂基质的耐受性,减少样品中 matrix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在选择内部标准时,需要考虑:

  • 内部标准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待分析元素相似,特别是它的离子化特性与待分析元素接近。

  • 内部标准的浓度应适中,过低可能导致信号不足,过高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 避免选择与样品中成分重合或受到抑制的元素。

常用的内部标准元素包括锗(Ge)、铟(In)、铅(Pb)等,这些元素的质量通常与常见的目标元素相近,并且不容易与样品中其他成分发生干扰。

2. iCAP MX ICP-MS内部标准的引入方式

在iCAP MX ICP-MS系统中,内部标准通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引入:

2.1 直接加入到样品溶液中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内部标准元素加入到样品溶液中,通常在样品准备阶段,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内部标准与待测元素一起溶解。例如,在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铟或锗。其优点是方法简单,但需要保证内部标准与样品中所有元素的浓度不会相差过大,从而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2.2 通过多通道采样系统引入

iCAP MX ICP-MS设备可以通过多通道采样系统,将内部标准通过独立的通道引入等离子体。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保持内部标准的浓度和待分析元素的浓度一致,且不会受样品基质变化的干扰。

3. 内部标准的校准步骤

3.1 准备标准溶液

在校准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含有内部标准元素的标准溶液。标准溶液中应包含已知浓度的内部标准元素,通常是铟(In)或锗(Ge)。需要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精确,并与待分析样品的浓度范围相匹配。标准溶液应使用高纯度的试剂,避免任何杂质影响分析结果。

3.2 内部标准的添加

在样品制备阶段,按照预定的比例将内部标准添加到待分析样品中。通常,内部标准的浓度应该接近待分析元素的浓度,但又不能过高或过低。添加比例需要确保内部标准信号强度适中,既不会导致信号饱和,也不会过于微弱。

3.3 校准曲线的构建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包括待测元素和内部标准,来建立校准曲线。iCAP MX ICP-MS的仪器通常会对待分析元素和内部标准的信号强度进行同时测量,并计算出信号的比值。根据这些比值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得到待分析元素与内部标准的响应关系。

3.4 响应因子的计算

在进行标准溶液的测量时,iCAP MX ICP-MS会计算出每个标准溶液中待测元素与内部标准的信号比值。这个信号比值称为响应因子(Response Factor, RF)。响应因子的计算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进行:

RF=(SElement/CElement)(SIS/CIS)RF = \frac{(S_{\text{Element}} / C_{\text{Element}})}{(S_{\text{IS}} / C_{\text{IS}})}RF=(SIS/CIS)(SElement/CElement)

其中:

  • SElementS_{\text{Element}}SElement是待分析元素的信号强度;

  • CElementC_{\text{Element}}CElement是待分析元素的浓度;

  • SISS_{\text{IS}}SIS是内部标准的信号强度;

  • CISC_{\text{IS}}CIS是内部标准的浓度。

响应因子可以用于后续样品中待分析元素浓度的计算。

3.5 校准曲线的验证

校准曲线建立后,需要进行验证,通常通过分析空白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样品,确保仪器的响应与标准曲线一致。验证时,还应检查仪器的稳定性,确保仪器漂移不影响分析结果。

4. 校准的优化与监控

为了确保iCAP MX ICP-MS系统的准确性,校准过程需要进行定期优化与监控。

4.1 定期检查仪器稳定性

iCAP MX ICP-MS的内部标准校准精度受仪器稳定性的影响。定期检查仪器的基线漂移、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和探测器的响应等,以确保每次分析时的环境条件相似。

4.2 检查样品基质效应

在不同的样品基质中,元素的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样品类型进行定期验证,确保没有基质效应导致的干扰。必要时,可以通过添加基质匹配物质来减少基质效应。

4.3 校准曲线的重建

随着仪器的使用时间增长,校准曲线可能会出现漂移或衰退,定期重建校准曲线有助于保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在仪器维护或长时间未使用后,需要重新校准内部标准。

5. 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

在完成校准后,iCAP MX ICP-MS将根据建立的校准曲线和响应因子来计算待分析元素的浓度。计算方法如下:

  1. 在样品中测量待分析元素和内部标准的信号强度。

  2. 计算样品中待分析元素与内部标准的信号比值。

  3. 根据已知的响应因子和样品中内部标准的浓度,反推待分析元素的浓度。

通过这种方式,iCAP MX ICP-MS能够有效地校正仪器漂移、样品波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提供高精度的分析结果。

6. 总结

iCAP MX ICP-MS通过内部标准的校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在校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内部标准、合理的引入方式和严格的校准步骤,是确保结果可靠的关键。同时,定期的仪器维护与校准曲线的更新,是保持分析质量的必要措施。通过这些方法,iCAP MX ICP-MS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分析领域,提供高效、精准的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