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AP MX ICP-MS如何进行样品引入?
1. 样品引入的基本概念
在ICP-MS分析中,样品引入的目的是将待测样品转化为气态或离子态,以便能够被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所接纳并进一步分析。由于质谱仪测量的是离子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样品必须在引入过程中彻底被雾化、气化,并与等离子体发生反应。引入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仪器的样品引入系统,包含样品导入、气化、雾化、离子化等几个步骤。
iCAP MX ICP-MS的样品引入系统通过一系列精确的控制机制来保证样品的高效引入。以下将从几个重要环节详细讨论iCAP MX ICP-MS如何进行样品引入。
2. 样品引入系统的构成
iCAP MX ICP-MS的样品引入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主要包括:
喷雾室(Spray Chamber):用于雾化样品液体,并将其转化为细小的液滴。
雾化器(Nebulizer):将液体样品转化为气溶胶(液滴),并通过气流输送至喷雾室。
导入管(Sample Introduction Tube):将样品气溶胶导入等离子体中。
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用于调节温度,避免过多的液体样品直接进入等离子体,造成污染或损坏设备。
这些部件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共同作用,确保样品在引入过程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3. 喷雾室和雾化器的作用
在iCAP MX ICP-MS的样品引入过程中,喷雾室和雾化器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喷雾室的主要作用是将液体样品转化为气溶胶,雾化器则通过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帮助液体形成微小的液滴。这些液滴将被带入等离子体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喷雾室:喷雾室是一个容纳液体样品的区域,通常由高质量的耐腐蚀材料制成,能够承受酸碱样品的腐蚀。喷雾室内部通过细小的孔隙和内壁的特殊设计,使得样品液滴在进入等离子体之前,能够快速被蒸发,转化为气溶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