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rmo赛默飞CO2培养箱i160 备份与恢复策略?
i160 CO₂ 培养箱搭载 iCAN™ 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管理温度、CO₂ 浓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生成运行日志。若因硬件故障、软件升级或意外断电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或参数重置,须及时恢复到已验证状态,以保证培养环境可追溯、符合 GMP/GLP 要求。
策略目标
确保所有关键配置(温度曲线、CO₂ 校准设定、报警阈值、水位警告等)均有版本化备份;
定期导出并安全保存事件日志、校准记录、ContraCon 灭菌报告;
在软硬件异常或更换时,能够快速、可靠地恢复到最近的稳定状态,减少停机时间,保障实验连续性。
一、概述与目标
背景说明
i160 CO₂ 培养箱搭载 iCAN™ 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管理温度、CO₂ 浓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生成运行日志。若因硬件故障、软件升级或意外断电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或参数重置,须及时恢复到已验证状态,以保证培养环境可追溯、符合 GMP/GLP 要求。策略目标
确保所有关键配置(温度曲线、CO₂ 校准设定、报警阈值、水位警告等)均有版本化备份;
定期导出并安全保存事件日志、校准记录、ContraCon 灭菌报告;
在软硬件异常或更换时,能够快速、可靠地恢复到最近的稳定状态,减少停机时间,保障实验连续性。
二、备份对象
系统参数文件
温度设定与 PID 控制参数;
CO₂ 传感器类型与校准系数;
报警阈值及延迟时间;
湿度模式(高湿/低湿)和快速恢复模式配置。
运行日志与事件记录
日志文件(事件、报警、开门、关门、断电、灭菌等);
CO₂ 注入次数与持续时长;
水位补给与低水位报警历史。
校准与验证报告
温度探头与 CO₂ 传感器校准证书与电子记录;
ContraCon 湿热灭菌程序执行报告;
IQ/OQ/PQ 验证数据。
固件与软件映像
iCAN™ 固件版本及升级包;
厂商提供的恢复映像或出厂参数文件。
用户自定义 SOP 模板
日常维护、清洁与加水记录表格;
故障报告与维修流程文档。
三、备份频次与方式
自动定时导出
事件日志:设置 iCAN™ 每周自动导出 CSV 格式日志并保存至 USB;
参数文件:每月将系统参数导出并以 JSON/INI 格式保存在 USB 或网络存储。
人工触发备份
每次完成 OQ/PQ 验证或校准后,立即导出所有测试数据与报告;
固件升级前后,分别备份升级前系统映像和升级记录;
实验大批次开始前,建议导出参数文件并注明版本号。
安全存储策略
本地备份:USB 存储设备,存放于培养箱下方锁闭抽屉内,并定期更换;
网络备份:将同一份文件同步至实验室 NAS 或云端(符合数据安全与隐私要求);
归档:每季度汇总一次备份,并按照年月分类打包压缩,存入集中归档服务器。
版本管理
文件命名规范:
i160_Param_YYYYMMDD_vX.json
、i160_Log_YYYYMMDD.csv
;变更记录:在独立的“配置变更登记表”中注明变更人、变更内容、变更原因及生效日期。
四、恢复策略概述
恢复触发条件
硬件更换(主控板、存储模块);
软件故障或意外死机;
完成固件降级或升级后;
重要参数误删或被篡改。
恢复目标
恢复 iCAN™ 参数至最近的稳定版本;
导入最新事件日志与校准报告,补齐缺失记录;
校验恢复后系统性能(温度、CO₂、湿度恢复速度)符合 OQ 要求。
恢复步骤总览
准备好待导入的参数文件与日志文件;
关闭培养箱并断电、断气,避免导入过程中的干扰;
启动 iCAN™,进入“系统设置→导入”界面;
插入 USB 设备,选择对应版本文件并执行导入;
等待系统提示“导入完成”,重启 iCAN™ 并验证参数;
运行验证程序,确保关键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
五、详细恢复流程
前置检查
核对参数文件完整性和版本号,无误后才能导入;
确认培养箱当前无正在运行的程序(灭菌、实验中不可中断);
检查 USB 设备上的文件病毒与损坏情况。
执行导入操作
菜单路径:
主菜单→系统管理→参数导入
;选择文件后,系统会显示“即将覆盖以下设置”清单;
用户需逐条确认或全选确认,保障操作可追溯;
确认后,系统自动覆盖旧参数并生成导入日志。
重启与验证
完成导入后,系统提示“请重启设备生效”,断电重启;
进入 OQ 测试模式,执行温度与 CO₂ 稳态及均匀性测试;
通过后,记录测试结果并存档。
日志与报告归档
将导入日志(包含操作人员、文件名、导入时间)与 OQ 验证数据一并存档;
如有异常,需重新导入或联系供应商技术支持。
六、验证与演练
恢复演练计划
每半年一次,将故障场景(如参数文件删失)在非高峰时段进行演练;
演练前后均需记录时间消耗、故障排查步骤、最终恢复效果。
演练评估要点
导入文件校验:是否能正确识别并拒绝错误版本;
恢复速度:从开始导入到完成 OQ 验证所需总时长;
功能完整性:报警阈值、模式切换、ContraCon 消毒程序等全部恢复正常。
持续改进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不足编制“恢复流程优化清单”;
更新 SOP、培训资料,并在下一次备份与演练中验证改进效果。
七、职责与权限
角色 | 职责 | 权限范围 |
---|---|---|
实验室管理员 | 负责日常备份执行、USB 设备管理、网络同步 | 备份操作、归档管理 |
质量负责人 | 审核备份策略与版本管理流程,组织恢复演练,审批重要恢复操作 | 策略制定、演练批准 |
设备工程师 | 执行软件升级、固件降级、硬件更换及参数恢复;故障排查与技术支持 | 系统设置更改、故障维护 |
使用研究人员 | 按 SOP 进行应急备份、记录实验期间参数及报警事件;参与演练 | 日常日志导出、实验记录 |
八、数据安全与合规
访问控制
对备份介质(USB、NAS)实施分级权限管理,仅授权人员可读写;
USB 设备加密或加锁,避免丢失或被篡改。
审计追踪
参数导入、日志导出操作均留存电子或纸质记录;
定期由 QA 部门抽查备份完整性与恢复可用性。
法规遵循
符合 21 CFR Part 11 或 GMP/GLP 文件管理要求;
定期接受内部或第三方审核,确保策略落地与执行。
九、常见问题与应对
备份失败
USB 设备不兼容或存储空间不足:更换高品质 USB;
参数文件格式错误:与设备工程师确认文件生成软件版本。
导入后参数异常
文件版本过旧与固件不匹配:先升级/降级固件,再重新导入;
部分参数未覆盖:检查文件完整性或手动调整少量关键参数。
演练中断
演练时被误触开启实验程序:确保演练环境与生产环境隔离;
恢复耗时过长:优化 SOP、预先准备好测试工具和报告模板。
十、总结
建立完善的备份与恢复策略,是保障 i160 CO₂ 培养箱长期稳定运行、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关键。通过明确备份对象、频次与方式,制定详尽的恢复流程并定期演练,结合严格的版本管理、职责分工与合规审计,可将系统故障风险和数据丢失风险降至最低,最大程度保证实验连续性和数据可追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