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二氧化碳培养箱4111每次开门后是否需擦拭冷凝水?

门与腔体温差:即使激活“加热内门”功能,门的边缘仍可能略低于箱内温度,特别在高湿(RH >90%)环境下,会形成积凝


频繁开/关门:温室外空气进入,快速降温,湿气遇冷凝结。

高湿维护策略影响:Forma 4111使用湿盘维持高湿环境,湿度越高冷凝可能性越强。

一、为什么会产生冷凝水?

  • 门与腔体温差:即使激活“加热内门”功能,门的边缘仍可能略低于箱内温度,特别在高湿(RH >90%)环境下,会形成积凝

  • 频繁开/关门:温室外空气进入,快速降温,湿气遇冷凝结。

  • 高湿维护策略影响:Forma 4111使用湿盘维持高湿环境,湿度越高冷凝可能性越强。


二、冷凝对培养环境的潜在危害

  • 污染传播风险:冷凝水水滴落在培养器具上,可将尘埃、微生物带入样品中,引发污染。

  • 设备安全风险:滴水可能穿透门缝落入风道或托盘,影响风机、电路、甚至滑道寿命。

  • 温控影响:门边快速冷却导致温度不均,可影响传感器读数与系统PID控制性能。

  • 湿度控制混乱:冷凝水蒸发后可能扰动湿度平衡,影响 RH 稳定性与 CO₂ 校准。


三、官方建议与行业共识

  • Thermo Fisher 建议

    • 3110 系列“温控与冷凝问题”文件指出,应打开内门后使用无纤布轻拭冷凝表面

    • 相似操作方法适用于 4111 型。

  • 第三方技术建议

    • LabWrench 用户建议打开内部玻璃门并“轻轻擦拭积水”再关闭

  • 安全风险提示

    • 删除滴水能避免地面滑倒风险,也避免沉积物进入培养箱。


四、正确的擦拭流程建议

 1. 门打开后操作

  • 仅打开内门(即玻璃门),避免大幅扰动箱内环境;

  • 使用无纤维、微湿的无菌擦拭布(70%乙醇或实验室推荐消毒剂喷涂),轻拭冷凝水。

 2. 对腔壁进行预防性处理

  • 若发现局部积水,对腔体冷凝面也进行擦拭;

  • 清洁后确保无残留,避免水滴再次掉落。

 3. 重复操作频率

  • 冷凝出现时进行擦拭,特别是首次开门后或湿度设置 >90% 情况下;

  • 日常巡查时出现水滴也应立即处理;

  • 定期检查门密封是否老化。


五、如何预防冷凝减少擦拭频率?

  • 开启内门加热器:Forma 4111配置内门加热,建议常开启可有效减少冷凝

  • 调整湿度设置:避免将湿度盘设定过满,如高湿造成冷凝,可将盘位置移动至腔壁侧;

  • 减少频繁开门:过度开门会增加湿差开门冷凝,建议集中操作后快速关闭;

  • 维持环境温湿:保持实验室环境温湿稳定,减少门开时差异。


六、加强培养环境洁净与安全

  • 病原检测影响:UME,冷凝水带菌可影响培养纯度,删除后提高可靠性;

  • 设备保护:滑轨、风扇、加热器不宜长期与水接触,及时清理能延长寿命;

  • 实验安全:减少湿滑风险,保障人员安全。


七、培训与管理建议

  • 建议在实验室 SOP 中明确包括“每次开门后擦拭内玻璃门与冷凝区域”;

  • 培训使用者使用合规消毒剂与擦拭材料;

  • 监控与记录擦拭活动作为维护日志,可结合 iCAN 输出导出存档。


八、结论总结 

  • 开门后确实建议擦拭冷凝水,防止污染、水滴危害及影响控温;

  • 使用方式为“打开内门→轻擦→关闭门”;

  • 结合调节湿度、使用门加热和减少开门时间等策略,可降低冷凝生成频率;

  • 这是维护培养环境洁净、保障样品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