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二氧化碳培养箱4111加湿系统堵塞如何处理?
湿度托盘/水盘(3 L,不锈钢或水瓷材质);
水管/滴管连接至除污/雾化单元(如 Steri-Cult);
循环风系统推动水蒸气在腔体内扩散。
一、加湿系统结构与堵塞风险
基本加湿结构:
湿度托盘/水盘(3 L,不锈钢或水瓷材质);
水管/滴管连接至除污/雾化单元(如 Steri-Cult);
循环风系统推动水蒸气在腔体内扩散。
堵塞高风险部位:
水盘底部沉淀附着;
水管、喷雾雾头、软管因矿物质沉积或微生物附着;
Steri-Cult 单元内部滤芯或孔隙阻塞。
二、堵塞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现象 | 潜在影响 |
---|---|
湿度难以维持90%以上 | 样品介质蒸发、pH变化加剧 |
高湿报警频繁触发或无法稳定 | 控制系统过度校正增加CO₂/温度波动 |
冷凝或雾滴异常集中某区域 | 容器滴水风险增高,污染隐患 |
启动除污/自动模式失败 | 除污流程效率降低 |
判断为干涸“dry-out”状态 | TC 传感器标定偏差 |
堵塞问题直接影响培养稳定性和设备信赖度。
三、堵塞预警与识别方式
湿度读数不达设定值
湿度恢复速度缓慢或异常
除污程序失败或雾化泵启动但无反应
出现微生物膜、沉淀或难清洁物质,特别是水管/托盘中
TC或IR校准失败,波动增大,需更频繁校准
四、堵塞处理方案
A. 日常清洁流程
每月清洁水盘,用蒸馏水+温和清洁液或醋溶液;
擦拭管道与雾化头,用无纤布蘸70%乙醇;
清洗风道入口,避免沉积阻塞循环
B. Steri-Cult 雾化单元清洗
打开单元后盖,按手册步骤清洗内部网盘、雾化盘及管路;
使用温和消毒剂清洗并彻底冲净,再装回并运行循环;
流程包括填充清洁液、运行30 min循环、排净、冲洗、复位
C. 深度清洁(需技术支持)
若堵塞严重,用配套刷或液体清洗剂疏通管路;
Steri-Cult单元可拆卸后进行高温除污程序;滤网/雾盘老化需更换
D. 更换部件与防堵建议
定期更换老化水管、雾化盘,避免孔隙闭塞;
建议搭配水质控制:使用蒸馏/去离子水,偶尔添加缓冲剂以防矿物沉淀;
使用配件时遵循原厂更换周期(如雾盘建议年检)。
五、预防措施与维护优化
设定定期清洗计划:如每月清洗水盘、水管、雾头;
微量消毒周期:每次清洗时用 70%酒精或季胺盐消毒;
除污与雾关闭间隔:除污后关闭雾化开关,以免部件过热;
水质控制:选用抗垢剂或pH缓冲箱补偿水源质量;
监控湿度与恢复偏差:湿度恢复缓慢预示堵塞,应提前处理。
六、泄漏检测与故障排查
观察水滴是否出现在风道间与托盘下方;
夜间运行结束检查余水量变动,判断堵塞与排放紊乱;
定期运行 Humidity flush 程序(在 iCAN 菜单中),可清除系统内沉积。
七、维护记录与合规管理
在维护日志(iCAN 或实验室SOP)中详细记录:清洗时间、使用工具、清洁液配方、堵塞情况、排查结果;
若堵塞复发频繁,建议联系 Thermo Fisher 授权服务进行深度维护或更换部件;
对样品密集培养区应增加双路维护保障及备用运行策略。
八、总结
堵塞是3111 CO₂培养箱加湿系统的一大隐患,会影响湿度控制精度、CO₂/温度稳定度及样品安全。透过定期清洗、部件维护、预防措施、流程记录,可有效降低堵塞发生,保证培养箱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