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CO2培养箱i160气密性检测?

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生产的CO₂培养箱i160是一种高端实验室设备,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微生物研究和医学检验等领域。i160采用先进的直热式结构设计、HEPA空气过滤系统以及红外(IR)CO₂传感器,能够提供精准、稳定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环境。其高密封性腔体结构对于维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中,设备的密封性不仅关系到培养效果,也直接影响CO₂浓度控制的精准度和温度均匀性。因此,气密性检测是设备日常维护和校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赛默飞CO₂培养箱 i160 气密性检测技术说明

一、设备简介

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生产的CO₂培养箱i160是一种高端实验室设备,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微生物研究和医学检验等领域。i160采用先进的直热式结构设计、HEPA空气过滤系统以及红外(IR)CO₂传感器,能够提供精准、稳定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环境。其高密封性腔体结构对于维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中,设备的密封性不仅关系到培养效果,也直接影响CO₂浓度控制的精准度和温度均匀性。因此,气密性检测是设备日常维护和校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二、气密性检测的目的与重要性

1. 确保气体环境稳定性

CO₂培养箱通过控制腔体内CO₂浓度来模拟细胞所需的生理环境。一旦箱体密封性能下降,外部空气将渗入,导致CO₂浓度波动,进而影响细胞培养实验的可靠性。

2. 避免污染风险

良好的气密性有助于阻止外部微生物、灰尘和杂质进入培养环境,保护实验样本的纯净性。

3. 保证能效与运行成本

培养箱需要维持设定温度和湿度。密封性能不佳将导致能量损耗增加,制热或加湿系统工作频率提高,缩短设备寿命并增加运行成本。

4. 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多数高水平实验室需通过ISO 17025、GLP、GMP等认证。设备气密性检测属于设备校验的一部分,是合规性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检测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密性检测前,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1. 环境要求

  • 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避免环境变化干扰检测结果。

  • 尽量避免在有强风流或频繁开门的环境中操作。

2. 检测工具准备

  • CO₂泄露检测仪(带红外或热导传感器)

  • 正压气体源(含检测气体,如CO₂或压缩空气)

  • 液体渗漏检测剂(如肥皂水或专用泡沫剂)

  • 气压计与压力表

  • 密封软管与接口适配件

3. 培养箱状态准备

  • 清空内部样品与托盘,防止检测过程中损坏实验材料。

  • 关闭所有电源,避免误触。

  • 清洁密封门边与接口,确保无异物阻碍气密性。


四、检测流程

1. 外观与门封条检查

首先进行肉眼检查,观察培养箱门封条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老化、松动等现象。用手轻压门封条,测试其弹性与贴合度。检查门锁结构是否正常,是否能完全闭合。

2. 静态密封测试

关闭培养箱门,将检测气体以低压注入腔体内。保持箱体与外界压力差约+100Pa(约1mbar)。用泡沫检测剂涂抹在门边、接口、传感器孔、管道连接处等位置,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生成,则说明存在泄漏点。

3. 压力保持测试(稳压法)

将腔体内部加压到一定值后(如+200Pa),关闭气源并观察压力表读数在10分钟内的变化。若压力下降幅度小于10%,则密封性良好;若压力迅速下降,则需重新检测各连接部位。

4. CO₂浓度保持测试

设定培养箱CO₂浓度至5%,待其稳定后切断CO₂气源并记录初始读数。10分钟后再次记录CO₂浓度,若下降幅度小于0.2%,则气密性合格;若超过0.5%,可能存在较大泄漏。

5. 内部泄漏点排查

使用手持CO₂检测仪在腔体外壳各部位探测气体浓度。如果探测仪反应异常,则说明该位置有微量CO₂外泄,应重点检查密封材料与结构连接处。


五、检测方法详解

1. 液体泡沫检测法(直观法)

该方法通过在可疑部位喷洒泡沫剂,观察是否有连续气泡出现,适合检测大面积或多接口设备。其优点是直观、成本低,但不适合检测微泄漏。

2. 压力差法(定量法)

利用气压计检测密封腔体在一定气压下的泄压速率。该方法可通过数据量化泄漏速率,是较为科学的手段。要求设备精密且密封接口齐全。

3. 红外传感法(高灵敏法)

采用红外CO₂探头检测设备周边CO₂浓度变化,灵敏度高,适合检测极微小泄漏点。尤其在无可视迹象的泄漏场景下更为有效。

4. 声波检测法

利用超声波传感器监听气体泄漏产生的高频声波。适用于无法使用泡沫剂的高温设备外壳,但对背景噪音敏感。


六、常见泄漏部位分析

  • 门封条及锁扣:因频繁开合、密封材料老化最易泄漏。

  • 取样口或传感器接口:密封环松动或安装不当时易产生漏点。

  • 管路连接接口:CO₂气源接口、加湿水管等长期使用后密封圈会磨损。

  • 排气孔或过滤单元接口:排气系统若未设计合理,可能引起反向泄漏。


七、气密性检测注意事项

  1. 在检测过程中应避免对传感器造成污染,尤其是CO₂ IR传感器。

  2. 不要使用腐蚀性气体进行检测,以免损害内部零件。

  3. 若发现泄漏点,应记录具体位置、泄漏量,并制定修复计划。

  4. 修复后应重新进行全流程检测,确保问题完全解决。

  5. 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气密性检测,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八、检测后的数据记录与评估

每次检测完成后,须形成检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检测日期与环境条件

  • 使用仪器型号与校验状态

  • 检测人员签名与资质信息

  • 各检测点泄漏情况说明

  • 压力保持数据与CO₂浓度衰减曲线

  • 判定结果与建议措施

报告应归档保留至少2年,以备审计或实验回溯使用。


九、常见问题解答(FAQ)

Q1:CO₂下降很快但门封良好,可能原因?
A:可能为内部传感器安装孔或管道接口密封不严,也可能是排气口处密封失效。

Q2:泡沫检测无明显气泡但浓度下降,怎么处理?
A:建议使用红外探测法或压力法进一步精准定位微泄漏。

Q3:是否可以自行更换门封条?
A:部分型号门封为磁性吸附型用户可更换,但建议由专业人员更换并进行检测。

Q4:气密性问题是否影响培养箱温度控制?
A:是的,漏气可能引起热量流失,导致箱内温度波动增大。

Q5:CO₂浓度控制异常是否与气密性直接相关?
A:相关性较大。若密封性差,CO₂浓度将持续偏低或波动。


十、结语

CO₂培养箱的气密性是设备运行的关键保障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细胞培养的成功率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科学、系统的气密性检测流程,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泄漏隐患,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实验效率。赛默飞i160作为一款先进的高精密设备,其气密性检测更需要专业人员遵循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其最佳性能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