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CO2培养箱i160 内部搁板材质及承重?
一、内部搁板概况
i160 培养箱标配 3 枚可调节珩架式搁板,最长可扩展至10 枚,具体配置视型号及 accessory 而定 。
尺寸:宽 423 × 深 465 mm(16.7 × 18.3 in)。
孔板结构:采用穿孔式设计,有利于空气循环与湿度均化,同时支架结构允许高度灵活调节 。
二、搁板材质详解
2.1 电解抛光不锈钢板
赛默飞 i160 支持 electro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材质,适用于高洁净实验环境。表面光滑、耐腐蚀、便于消毒与清洁,适应培养箱内部湿热条件 。
这种材质也是 i160 内部腔体的主要构成,在 Steri‑Run 180 °C 高温灭菌中表现稳定 。
2.2 可选铜材质
对于需严控微生物或金属离子释放的实验,用户可选择铜制 chamber,包括搁板在内亦为铜制,具备更强抗菌性能 。
与不锈钢相比,铜材本身具天然抗菌效能,适合干性或干湿结合条件下的培养。
三、承重能力与分布
3.1 单层负载
每枚搁板最大承重 10 kg(22 lb),适应放置多盘托或多个试管架 。
插入 10 枚时,单层仍可保持相同载重能力。
3.2 总载能力
搁板总负荷上限为 30 kg(66 lb),即全部载满时整体不超出设定极限 。
注意:若使用可拆卸 Cell Locker 或密封箱体,内部总承载不得超过此值。
3.3 均匀分配建议
由于培养箱依赖风扇促使气流均匀分布,建议分散摆放实验器具,避免单一区域超载而导致气流不畅或负载造成支架变形。
四、结构与调节机制
4.1 可调支撑轨
搁板通过侧壁插槽轨道支撑,用户可按实验需求任意调整高度。
支架横梁承重结构对开/关关门频繁操作无明显疲劳。
4.2 穿孔设计优势
每层板设有大小均匀的小孔,有助于培养箱通过风扇进行垂直气流均匀传递,温湿等参数恢复及时。
无孔设计则可能干扰选区气体循环,建议勿覆盖孔洞或使用实心板材。
五、材料对实验环境的影响
5.1 清洁消毒
不锈钢板:耐多数化学消毒剂与高温灭菌,可承受 Steri‑Run 高温循环;表面光洁,易除菌。
铜板:具天然杀菌作用,但表面相对易产生氧化层,需要定期清洁并避免使用不当化学剂。
5.2 温湿响应
穿孔搁板减少热容量,缩短温度和湿度恢复时间。
放置密封装置(如瓶罐、盒装)时建议在各层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密导致恢复延迟。
六、维护与安全建议
项目 | 建议措施 |
---|---|
定期清洁 | 建议每周用 70 % 乙醇或温和中性洗洁剂擦拭,避免残余物堵孔。 |
承重警示 | 单层勿超 10 kg,总载勿超 30 kg;标签清晰标注于门边框。 |
安装注意 | 搁板安装务必水平插入轨道,防止装载偏移而滑落。 |
高温灭菌准备 | 不锈钢板可无拆卸灭菌;铜板建议脱出箱体,高温时避免直接暴晒。 |
七、典型使用场景分析
7.1 多盘平铺培养
若每盘重约 2 kg,可在三层同时平铺 3–4 盘。
若上阵 Cell Locker,可对每可拆箱平层置 8–10 个小瓶。
7.2 重器承载警示
若放置电动仪器或配重设备,单层勿超载。若不得不超重,需额外外撑或专用支架外挂。
7.3 使用可拆 cell locker
搁板可拆除后插入 locker,将 interior 物品隔离培养。建议 locker 重量控制在单箱 10kg 以内。
八、总结亮点
不锈钢与铜材质选项:兼顾耐腐蚀与抗菌需求,适应实验环境差异。
可调穿孔支架:提升气流通透与多样化器具放置空间。
单层 10 kg、总载 30 kg:满足常规细胞培养载具负荷。
易清洁、安全可靠:符合洁净室及 Steri‑Run 卫生消毒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