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3111 CO2培养箱CO₂传感器稳定性是否优于IR方式?

关于“赛默飞3111 CO₂培养箱的CO₂传感器稳定性是否优于IR方式”这一问题,本质上是在探讨赛默飞3111型所采用的传感技术,与红外(IR)CO₂传感器之间的性能对比。这一问题涉及传感器原理、稳定性、响应速度、漂移率、适用场景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传感技术路线的特性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Thermo 3111的具体配置,综合判断其稳定性表现是否优于IR(红外)传感器。

一、理解CO₂传感器的两大主流技术路线

在CO₂培养箱中,目前主流的CO₂浓度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

  1. 热导式传感器(TC,Thermal Conductivity)

  2. 红外式传感器(IR,Infrared)

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劣,而赛默飞3111使用的是热导式传感器,而i系列如i160等则采用IR红外传感器。要讨论哪种更稳定,首先要理解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劣对比。


二、热导式传感器(TC)与红外式传感器(IR)的原理及差异

1. 热导式(TC)传感器原理简述:

热导式传感器通过比较气体热导率来检测CO₂浓度。其核心逻辑如下:

  • CO₂的热导率比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低;

  • 当CO₂浓度增加时,混合气体的整体热导率下降;

  • 传感器通过加热元件对比气体散热效果来判断浓度变化。

优点:

  • 结构简单,成本低;

  • 对污染不敏感,维护频率低;

  • 整体寿命长;

  • 对温度和湿度变化适应能力强。

缺点:

  • 灵敏度略低;

  • 响应速度慢;

  • 容易受氧气浓度变化影响(若存在气氛控制实验则可能偏移);

  • 不适用于低氧或高湿精密实验。


2. 红外式(IR)传感器原理简述:

红外传感器基于CO₂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吸收特性:

  • CO₂分子对波长4.26μm的红外光有强烈吸收;

  • 红外光穿过样气时,CO₂浓度越高,吸收越多;

  • 传感器通过测定吸收强度,计算出CO₂浓度。

优点:

  • 响应速度快(数秒级);

  • 精度高,可达±0.1%;

  • 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对O₂、湿度变化不敏感;

  • 可用于高精度或动态控制要求场景。

缺点:

  • 成本较高;

  • 对灰尘、水汽、蛋白气溶胶等污染物敏感;

  • 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光源衰减(需定期校准);

  • 光学窗口易污染,需定期清洁。


三、Thermo 3111 CO₂培养箱采用的是哪种传感器?

Thermo Scientific 3111 型 CO₂ 培养箱明确采用的是热导式(TC)CO₂传感器,这是该系列定位中端产品时的标准配置。

而同厂的Forma i160、Heracell VIOS系列等高端产品则采用IR红外传感器,用于对气氛精度有极高要求的场景。


四、稳定性的多维度评估:热导式 vs IR红外式

为了清晰判断3111是否比IR传感器更稳定,我们要定义什么是“稳定性”。这里我们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解构这个概念:

1. 测量漂移与长期精度保持能力

  • TC热导式传感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因结构无光学元件,几乎不会因光源老化或镜面污染产生系统性漂移,属于低维护型稳定传感器

  • IR传感器:存在光源老化、窗口污染等问题,可能需要半年至一年校准一次

结论:在无需频繁维护的情况下,TC更稳定


2. 抗污染能力

  • TC传感器:几乎不受湿度、蛋白颗粒、细胞挥发物污染影响,使用环境宽容度高。

  • IR传感器:光学窗口对污染物非常敏感,尤其在高湿或细胞分泌物多的环境下容易出现漂移。

结论:对于污染耐受性,TC更具稳定性


3. 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准度

  • TC传感器:响应慢,通常需要30~60秒以上来感知气体变化,不适合需要快速补气的场景。

  • IR传感器:响应速度快,数秒内反馈,适合精准控制CO₂进气逻辑。

结论:若稳定性定义为“对变化响应一致且快速”,则IR胜出


4. 环境适应能力(如湿度、温度波动)

  • TC传感器: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较强,尤其高湿(>90% RH)条件下稳定运行。

  • IR传感器:尽管部分型号配有加热窗口或滤波装置,但长期高湿依然容易造成数据波动。

结论:在极端环境下,TC更稳妥可靠


5. 实验级别适用性

  • TC传感器:适用于常规细胞培养、教学实验、初级药理筛选;

  • IR传感器:更适合高端科研,如胚胎干细胞培养、低氧联合控制、自动化批量细胞工厂等。

结论:对于高精度研究或流程化环境,IR稳定性更胜一筹;对于日常实验室重复性环境,TC更可靠


五、赛默飞3111与IR系统的实际使用对比反馈

从大量用户反馈中发现:

  • TC传感器版本(3111)在低维护环境中运行10年仍可维持±0.2%的测量稳定性,基本无需更换;

  • IR传感器虽然精度更高,但需实验室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措施与周期性清洁计划,否则漂移频率显著上升

  • 有不少用户将3111用于细胞房、实验动物相关工作中,每天开门10次以上仍能稳定维持设定气氛;

  • 高校与科研机构采购中,偏好3111用于教学与普通科研任务,而将IR配置用于PI主导课题或项目型实验。


六、总结:3111所用热导式CO₂传感器是否“稳定性优于IR”?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清晰判断:

稳定性维度热导式(TC)3111使用红外式(IR)优劣评估
长期漂移控制 优 需定期校准TC 更稳定
污染抵抗能力 极强 易受污染影响TC 更稳定
响应速度 慢 快IR 更佳
精度与灵敏度 普通 高IR 更佳
湿度适应能力 适应性强 敏感TC 更稳定
高端科研场景表现 受限 精密科研推荐IR 更专业

最终结论

  • 若你的目标是日常稳定运行、维护少、容错率高的通用实验环境Thermo 3111 所使用的热导式传感器稳定性优于红外式IR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