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CO2培养箱311 内部气路流量设计是多少?

Thermo Scientific Forma 311 型(及 3110/3111)CO₂ 培养箱采用直加热(Direct‑Heat)设计,内部气路流量布局和洁净控制体系非常成熟,经过多年市场验证与优化。虽然官方未公布精确 “室内风量(L/min)” 信息,但通过原理、结构、过滤效率、气路循环速度等内容,我们可以详细拆解其内部气路设计特点,为你全面解析其气流性能与洁净能力。

一、机型结构与气流设计架构

1. 直加热 + 直通气流

  • 直加热式加热器:加热元件直接安装在舱壁上,通过自然对流将热量传导至培养腔,无需水套,也避免外部对环境温度影响assets.fishersci.com+3profcontrol.de+3mcqueenlabs.com+3

  • 垂直定向气流系统(Directed Airflow):一侧设有正压送风腔(feed plenum),另一侧为负压回风腔(return plenum)。这样的布置使空气自一侧均匀流过层架,再由另一侧回收,确保每层样本都能获得均匀加热及稳定 CO₂ 分布assets.fishersci.com+1mcqueenlabs.com+1

2. HEPA 滤芯循环

3. 气路过滤与毒性控制


二、气流速率与循环频率分析

1. 循环周期为 60 秒(每分钟换气 1 次)

  • 根据官方资料:“舱内 HEPA 循环过滤系统过滤整个舱体体积,每 60 秒完成一次”assets.thermofisher.com+1laborator-expert.ro+1

  • 对 184 L 容量、约 0.184 m³ 的腔体来说,每分钟循环一次意味着气流总量为 184 L/min,约 11乾立方米/小时。

2. 定向气流均匀覆盖

  • 正压送风腔以均匀风速将洁净气吹向每层托盘,负压回风腔回收空气。空间布局和风道截面经过 CAD 计算优化,确保风速水平、大体均匀、有良好的层间覆盖

  • 即使载架物堆叠,也不会造成死角,常见的补偿设计使得风速不受阻碍


三、控温与 CO₂ 均匀协同

温度对流与传感器反馈

  • 直加热方式辅以自然对流与强制循环,配合埋置温度探头 + 精准微处理控制,温度稳定性为 ±0.1 ℃(设定 37 ℃ 时均匀性 ±0.2 ℃)

  • CO₂ 传感器(TC 或 IR)采样气流来自回风腔或测量口,确保读取代表全舱状态,协同气流系统增强浓度均匀thermobid.com+3thermofisher.com+3fishersci.be+3

湿度协同

  • 设有水盘,靠对流蒸发维持 RH ≥ 90%。气流循环将湿润空气匀速送达全腔区,避免表面干涸


四、洁净性能与恢复能力

Class 100 级洁净恢复

  • 实验证明,在打开门后关闭即可,HEPA 循环 5 分钟恢复 Class 100 等级assets.thermofisher.com

  • 定向气流配合洁净循环,减少门开次数带来的污染累积风险。

VOC 控制选项

  • HEPA2 + VOC 滤芯组合可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适用于对气味敏感细胞培养(如神经元细胞等实验)


五、即使缺少官方 L/min 数据也可推算估计

从循环周期与腔体体积:

184 L×1 次/分钟=184 L/min,或 11 m³/h

如果是更大体积型号(如双台堆叠),可按倍增原则估算总循环流量。热对流对气流速度的辅助也无法忽略,同样有助稳定参数。


六、为何厂商不公布具体 L/min?

  • 气路速度因加载量变化:风速依托载物位置、装载高度、电路阻力,会有变化。

  • 侧重洁净周期与等温稳定性:厂商提供“每 60 秒循环 1 次”数据,是更贴合使用者应用的设计说明,比 L/min 数值更具参考价值。

  • 跨型号一致标准:多型号共用 60 秒循环标准,避免复杂参数表格,便于培训和用户决策。


七、应用场景与性能意义

无菌培养 & 高洁净需求

快速恢复 Class 100,适合如 IVF、干细胞、病毒株培养、穿刺疫苗生产等要求高洁净的操作环境。

温度/CO₂ 控制需求

温度控制 ±0.1 ℃,CO₂ 精度 ±0.1 %,支持高要求培养曲线设计,例如 5% → 2% CO₂ 转换实验。

如何优化内部气路系统参数感知?

  • 独立风速探头:可部署小型 Anemometer 插入气流腔口做验证。

  • 烟雾测试:借助洁净烟雾测试,验证风流覆盖度与时效。


八、对比其他气流架构

相比传统自上而下风格设计:

  • Directed Airflow 提供侧向均匀送回气格局,更可靠;

  • 高洁净循环频次兼顾恒温与洁净;

  • 热对流+强制循环组合为培养提供“双保险”。


九、总结提炼

  • 循环周期:每 60 秒完成一次完整腔体循环;

  • 理论风量:184 L/min,约 11 m³/h;

  • 气流设计:正压送风、负压回风,层层覆盖;

  • 洁净性能:ISO 5,与 HEPA2/VOC 可选;

  • 控温控 CO₂:±0.1 ℃ / ±0.1 %,湿度 ≥ 90%;

  • 应用适用:IVF、干细胞、神经元培养、生物制剂研发等需要高洁净与极稳定控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