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CO2培养箱311气瓶安装方式是什么?

以下内容为Thermo Scientific Forma 系列(如 3110/3111)CO₂ 培养箱的详细气瓶安装指南,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本篇详细阐述 CO₂ 气瓶连接系统 的设置与安装方法,适用于 Thermo Scientific Forma Series II 3110(115V)、3111(230V)等水套式 CO₂ 培养箱。包括气瓶选择纯度、减压器配置、软管连接、固定方式、安全警示及常见问题排查等内容,确保实验室长期运行安全可靠。


二、气瓶与减压器选择要求

  1. 气瓶规格与纯度

    CO₂ 气瓶应为工业级纯度 99.5%,标有 UN1013 编号,采用 CGA‑320 接口。同时气瓶内不得含液体或虹吸管,以免损坏减压器系统youtube.com+15marshallscientific.com+15thermobid.com+15

    若培养箱配备 N₂ 控制功能,也需使用纯度 99.99% 的工业氮气瓶,接口标识为 UN1066、CGA‑580marshallscientific.com

  2. 减压器要求

    必须使用 双级减压器,高压表量程 0‑2000 psig,低压表量程 0‑30 psig,输出压力应维持在 15 psig(约 103 kPa),允许上下浮动 ±5 psigassets.thermofisher.com+2marshallscientific.com+2marshallscientific.com+2

    若对 CO₂ 纯度有更高要求(如实验精细调控),建议使用配有不锈钢隔膜的高纯度减压器


三、气瓶固定方式与位置安排

  1. 气瓶防倾倒措施

    连接前必须将气瓶用安全链、壁挂支架或金属夹固定于墙面、支架或固定位置,防止晃动或跌倒marshallscientific.com

  2. 定位布局

    气瓶应靠近培养箱后侧便于软管连接,同时应留有足够空间便于减压器操作与紧急关闭。如实验室通风条件不佳,建议配合 CO₂ 检测器监控环境marshallscientific.com


四、软管与接头连接要求

  1. 软管规格

    使用 1/4 英寸(内径约 6 毫米)的柔性气体软管,需配备软管夹(如 3/8 英寸金属夹)固定于接头与减压阀

    出厂通常提供 12 英尺(约 3.6 米)长 1/4″ 软管及两只软管夹

  2. 培养箱接口

    培养箱后面板有凸起条纹(serrated)气体进口接头,标注 “CO₂ Inlet #1 Tank” 或 “N₂ Inlet”(含氧控制型号)。将软管佩戴于接头上后应旋紧软管夹,防止泄漏laboratory-equipment.com+6marshallscientific.com+6marshallscientific.com+6

    若培养箱装备“Gas Guard”气体监测切换系统,需在两瓶气瓶及二级阀之间安装气体切换装置marshallscientific.com+1unicat.msf.org+1


五、气瓶安装操作步骤

  1. 减压器安装

    按制造商说明将双级减压器准确安装在气瓶气阀接口处,用密封带确保气密。连接完成后缓慢打开高压阀门,确认两级表计正常工作。

  2. 软管连接

    软管一端接于减压器出口,用软管夹夹紧;另一端连接至培养箱背部接头,同样使用软管夹固定紧密。确保无扭结、无拉紧

  3. 泄漏检测

    通气后可用肥皂水探漏法检测软管接头和减压器,检查是否有气泡出现,确保无泄漏。

  4. 配置气体切换系统(若配备)

    若培养箱支持自动气瓶切换(Gas Guard),需将两瓶气瓶按顺序连接于气体切换阀,经由切换系统输出供气。切换系统监测压力降至 10 psig 以下可自动切换气瓶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仅连接 CO₂ 或 N₂ 气瓶

    禁止连接易燃、毒性或压缩空气等其他气体,可能引发危险marshallscientific.com

  2. 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应接受气瓶安装培训,熟悉紧急关闭阀、安全防护措施、应急程序等内容。

  3. 监控系统建议

    实验室建议安装 CO₂ 浓度报警装置,确保环境安全。若气体切换系统发生切换失败,也应有报警辅助配合


七、气瓶投入使用前准备

  1. 预通气时间

    连接完毕后应先打开气瓶阀门供气,让培养箱管路充满 CO₂ 气体,系统稳定后一段时间再正式设定培养环境。

  2. 设定气体参数

    培养箱控制面板进入模式设置温度与 CO₂ 浓度(如 37 ℃,5%)。系统会自动开启供气阀,当箱体 CO₂ 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再次通气补偿。

  3. 校准 CO₂ 传感器

    建议培养箱运行至少12小时后执行传感器校准流程,包括零点与跨度校准,确保 CO₂ 浓度准确


八、日常维护与操作规范

  1. 气瓶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气瓶阀门、减压器状态、软管磨损情况,软管建议一年或出现老化时及时更换。

  2. 泄漏检测

    定期泄漏检查,尤其是安装初期及维修后必查,确保软管与接头无气泡且连接牢固。

  3. 气瓶更换程序

    更换气瓶时先关闭前端减压器阀门,卸压后再拆卸软管。新瓶重新安装后先进行泄漏检测再连接培养箱。

  4. 停用或拆卸

    若长时间停用培养箱,应关闭气瓶阀门,释放管路余压,并将减压器与软管拆除储存。


九、常见问题与排查

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建议
CO₂ 浓度上升缓慢或不足减压器出口压力过低;软管接头松脱验证低压表是否稳定在15 psig;检查软管夹压紧情况
培养箱报警“Low CO₂”或断气气瓶压力低或气瓶阀关闭;减压器故障检查气瓶压力表,确保阀门打开;如有必要更换减压器
气瓶倾倒或软管拉伤气瓶固定不到位;软管位移补设气瓶支撑装置或延长软管布局
气味或异常声音气体泄漏或减压器内部故障关闭系统,立即检测泄漏,必要时更换部件

十、总结建议

  1. 使用工业级 CO₂ 气瓶并选配双级减压器,确保输出压力保持 15 psig;

  2. 软管须与培养箱及减压器牢固连接,避免泄漏;

  3. 若培养箱配备自动切换系统,气瓶需批量配置并正确接入切换装置;

  4. 安装后应进行报警检测及 CO₂ 校准;

  5. 建立气瓶安装记录档案,培训人员应掌握操作步骤及应急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实验室可确保 Thermo Scientific Forma 系列水套式 CO₂ 培养箱气瓶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为培养实验提供可靠保障。如需气瓶选型建议、切换系统配置或操作视频链接,可进一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