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培养箱250i设备清洁
一、培养箱清洁的重要性
培养箱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于多种污染源,包括灰尘、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VOC)、培养基残留、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清洁,这些污染物可能:
引发微生物交叉污染,影响培养物的纯度;
形成生物膜,导致系统内部难以彻底清洁;
影响温度、CO₂浓度或湿度的精准控制;
加速设备部件的老化,如风扇腐蚀、传感器灵敏度下降;
缩短培养箱的使用寿命;
对实验人员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定期的清洁方案,是每一位实验操作人员的基本职责。
二、清洁准备工作
在对赛默飞250i培养箱进行清洁前,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1. 切断电源
为避免电击或设备损坏,清洁前务必先关闭设备电源,并断开电源插头。
2. 清空内部
将所有培养皿、架子、探头、传感器等可拆卸部件取出,并根据不同材质分别进行清洗。
3. 佩戴防护装备
操作者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必要的防护工具,避免与清洁剂或污染物直接接触。
三、内部清洁流程
1. 内胆壁面清洁
赛默飞250i培养箱内胆多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易清洗。使用不含酒精或腐蚀性成分的中性清洁剂与湿布进行擦拭,之后再用纯水清洁干净。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用软布蘸取温和的去污剂擦拭;
避免使用钢丝球、硬质刷子,防止划伤表面;
清洗完成后用70%乙醇擦拭消毒;
最后用干净无纤维脱落的布将水渍擦干。
2. 加湿盘清洁
加湿器托盘中的水长期积存极易滋生细菌和水垢,应每周更换一次水,并用去垢剂彻底清洁:
倒出水盘内残水;
使用稀释后的柠檬酸或醋清除水垢;
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加入新鲜无菌去离子水;
避免使用自来水或含矿物质水源。
3. 风扇和空气过滤器清洁
赛默飞250i配备内置循环风扇和过滤系统以保证空气均匀流通。灰尘与纤维若堆积过多将影响通风效率:
拆下风扇保护罩,使用小刷子或吸尘器清洁灰尘;
若空气过滤器可更换,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
若为可重复使用型,可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高温消毒。
4. CO₂传感器维护
CO₂传感器为核心部件之一,应避免受到污染。建议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外壳,避免水分或清洁剂进入内部。若检测精度下降,应重新校准或联系售后进行检查。
四、外部清洁步骤
赛默飞培养箱的外壳常用粉末涂层钢材或不锈钢,耐用但仍需定期清洁:
使用柔软湿布擦拭机身外壳;
污渍处可用稀释洗洁剂辅助清洁;
须重点清洁门把手、控制面板区域(人员接触频繁);
控制面板可用微湿布轻轻擦拭,避免液体进入缝隙。
五、紫外消毒(如配备)
部分型号赛默飞250i配有UV灯,用于对内部空间进行杀菌处理:
UV灯应在无人状态下开启,避免人员受照射;
建议每周使用一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
UV灯使用寿命有限,建议每6-12个月更换一次。
六、清洁周期建议
清洁项目 | 建议周期 |
---|---|
内胆表面 | 每周一次 |
加湿托盘 | 每周一次 |
空气过滤器 | 每月检查/更换 |
CO₂传感器校准 | 每3个月一次 |
紫外灯运行 | 每周一次 |
全面深度清洁 | 每季度一次 |
清洁周期可根据实验室使用频率和培养类型进行调整,如频繁使用或涉及高风险病原体实验,应适当提高清洁频率。
七、常见问题处理建议
1. 内部产生异味
可能由残留培养基、霉菌、微生物滋生等引起。应立即断电清洁内部并使用紫外灯杀菌,同时检查加湿托盘是否定期更换水源。
2. 清洁后设备报错
重新插电后如出现报警,检查是否有部件未正确安装(如传感器脱落、托盘未复位等),或是否有残余水分影响电路板。
3. 门体密封不严
密封条如有老化或变形,应及时更换。可在清洁时顺带检查其柔软度与完整性,必要时联系原厂配件更换。
4. 设备内部出现水汽凝结
可能由湿度设置过高、加湿盘水质不纯或排水不畅导致,应清理加湿托盘并使用无菌水源。
八、维护记录与操作规范
每一次清洁操作后,应填写维护记录,包括:
清洁日期;
操作人员姓名;
清洁内容及耗材;
发现的异常情况;
后续处理或维修记录。
同时,建议制定SOP(标准操作程序),培训所有使用者按统一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污染或设备损伤。
九、延伸建议
选择合适的清洁剂
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或漂白水,建议使用pH中性的实验室级清洁剂。建立备用件库存
如风扇、传感器、密封条等消耗件,建议实验室常备适量以应急更换。定期校准与年检
建议每年由厂家或专业第三方对培养箱进行全面校准检测,确保温度、湿度和CO₂浓度控制精确。
十、结语
赛默飞250i培养箱作为高精度实验设备,日常的清洁与维护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清洁流程不仅可以提升实验环境的洁净度,更是确保实验数据可靠性与设备长寿命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规范操作、周期检查及故障预防管理,能够大幅提升培养箱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为科研实验提供稳定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