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默飞培养箱4111清洁方法
一、培养箱清洁的准备工作
断电安全:
在进行任何清洁操作前,首先要确保培养箱完全断电。拔掉电源插头,避免电器元件受潮或发生短路。准备清洁工具:
准备适当的清洁工具和材料,例如软布、消毒湿巾、温和的洗涤剂、去污粉、无腐蚀性的消毒液、蒸馏水等。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根据清洁的需要,穿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清洁剂或产生灰尘。
二、外部清洁步骤
清洁外壳:
使用软布和温和的清洁剂擦拭培养箱的外部。避免直接使用粗糙的清洁布,以防刮伤表面。清洁时,轻轻擦拭箱体表面,确保去除油渍、灰尘等外部污渍。清洁门框和把手:
门框和把手是经常接触的部位,也容易积累细菌和污垢。使用消毒湿巾轻轻擦拭这些部件,特别是接触较多的地方。对门把手的清洁尤为重要,以防止细菌积聚。检查通风口:
培养箱的通风口容易积聚灰尘,影响空气流通。使用干净的软刷或吸尘器轻轻清理通风口,避免灰尘积聚影响培养箱的通风效率。
三、内部清洁步骤
移除内饰物品:
在清洁内部之前,首先需要移除培养箱内的所有物品,包括培养瓶、培养皿、托盘、隔板等。确认这些物品已经处理好,避免清洁过程中弄脏或损坏实验材料。清洁内壁:
使用湿布蘸取温和的清洁剂或蒸馏水,轻轻擦拭培养箱内部的内壁。避免清洁剂直接溅入加热元件或传感器部分。针对顽固污渍,可以使用非腐蚀性的去污剂,轻轻擦拭污渍区域,确保彻底清洁。清理加热元件:
对于加热元件或热风循环系统,避免直接触碰这些部件。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清洁,如细刷子或软布清除表面灰尘。加热元件的清洁要特别小心,以防损坏其表面或影响温度控制的精度。清洁湿度槽:
如果培养箱配有湿度控制系统,定期清洁湿度槽也是非常重要的。湿度槽内可能会积聚水垢或微生物,需要用消毒液清洗。使用非腐蚀性消毒液来清洗湿度槽,确保完全干燥后再重新安装。清理传感器和温湿度控制器:
培养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是保证实验精确性的重要组件。用软布轻轻擦拭传感器表面,避免用过湿的布擦拭,防止水分进入传感器内部分。确保温湿度控制器的面板不受污渍影响。
四、消毒步骤
使用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
在完成清洁后,可以使用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所用消毒剂适用于培养箱材料,避免腐蚀设备表面。用清洁的软布蘸取消毒液,擦拭培养箱内部所有表面,确保均匀涂布。消毒湿度槽:
湿度槽也是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应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细菌或霉菌在湿度槽内生长。杀菌灯的使用:
有些培养箱内配有紫外线杀菌灯,可以定期开启紫外灯照射箱内进行杀菌,保持设备内部环境的卫生。注意,紫外线灯具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按照制造商推荐的周期进行操作。
五、排水系统和空气过滤系统清洁
清洁排水系统:
如果培养箱带有自动排水系统,应定期检查排水管道是否通畅,避免积水或阻塞。定期使用蒸馏水清洗排水系统。清洁空气过滤系统:
一些培养箱配有空气过滤系统,定期检查并清洁这些过滤器,避免灰尘和杂质堵塞空气通道。一般可以通过更换过滤器来保持空气清新。
六、定期维护和检查
定期检查温控系统:
定期检查培养箱的温控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元件及冷却系统。可以通过运行预设温度和湿度,确保设备能稳定维持所需的环境条件。检查气密性:
定期检查培养箱的密封性能,确保门密封条无损坏,以免影响培养箱内的温湿度环境。更换消耗品:
定期检查和更换培养箱的消耗品,如过滤器、密封圈等。通过更换老化部件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注意事项
避免强力清洁:
在清洁过程中,避免使用任何强力工具或粗糙的清洁布,以免刮伤或损坏设备表面,特别是温控板、传感器等敏感部件。防止水分渗入电器元件:
在清洁过程中,尤其要小心水分渗入电器元件、加热系统或传感器。确保所有部件完全干燥后再通电使用。定期清洁与深度清洁交替进行:
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每半年进行一次深度清洁,确保设备内部各个部件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