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洁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培养箱的清洁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以保障操作安全与清洁效果。
1. 断电与降温
确保设备已彻底断开电源,防止在清洁过程中发生触电或设备短路。建议在关闭电源后等待培养箱内温度自然下降至室温,以免热表面引起清洁剂蒸发过快或灼伤操作人员。
2. 移除内部物品
打开箱门,取出所有样品、培养皿、试管、支架、托盘、水箱等配件,并分别清洗消毒。注意检查各层托架是否有锈迹、污渍或菌斑,若有损坏应进行更换或维修。
3. 穿戴防护装备
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服、一次性手套和防护眼镜,必要时佩戴口罩,以防在清洁过程中接触细菌或挥发性化学物质。
二、内部清洁流程
BB150培养箱内部设计注重防腐蚀和易清洁性,多数采用不锈钢内胆。清洁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清除大颗粒污物
使用干净无纤维掉屑的无尘布或软刷将箱体内部表面、托架轨道上的颗粒性污物、凝结水迹、霉斑清除干净,避免残留物在后续消毒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
2. 使用温和清洁剂擦拭
推荐使用中性清洁剂(如稀释后的无磷洗涤液),以湿布蘸取后,从上至下、从里至外擦拭箱内壁、门封条、加湿器、水箱槽等部位。勿使用含氯、强酸或强碱性清洁剂,以免腐蚀不锈钢内胆或损伤电子传感器。
3. 消毒处理
内部表面清洗完毕后,可使用75%酒精、低浓度过氧化氢、季铵盐类或专业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注意消毒剂必须彻底覆盖内表面,特别是角落、门缝、温度探头周边等易积菌区域。可静置10~15分钟以提高杀菌效果。
4. 擦干与通风
待消毒剂自然挥发或使用干净干布擦干残液后,将箱门敞开1至2小时通风,确保内部无异味、无残留化学成分。
三、外部清洁方法
外部清洁不仅有助于维护设备形象,更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意外故障率。
1. 控制面板清洁
BB150的控制面板一般为数字显示屏和薄膜按键组合,切勿使用湿布直接擦拭。可使用干净微湿的无尘布轻柔擦拭表面,再用干布擦干,避免液体渗入缝隙引发短路。
2. 外壳表面清洁
设备外壳多为喷涂钢板或合金材料,可使用温和肥皂水擦洗,避免使用含研磨剂的清洁剂。若表面有标签残胶,可用少量酒精蘸湿后擦除。
3. 背部散热口与电源部位
散热口如有灰尘堵塞,会影响散热效率。使用软毛刷或吸尘器低速模式清除灰尘;电源接口部分应保持干燥,可用干布擦净,不可喷水或使用潮湿物品清理。
四、加湿器与水箱的清洁要点
BB150通常配有湿度控制系统,加湿器和水箱清洁非常关键,若长期未清洗,极易滋生细菌和水垢。
1. 清空水箱
使用前需完全清空水箱内残余水,避免微生物繁殖,建议每周进行一次清空和擦洗。
2. 去除水垢
使用稀释后的白醋或专用除垢液清洗加湿器和水箱内壁,彻底刷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液体。
3. 使用去离子水
建议使用经过滤的去离子水或纯水作为加湿用水,防止水垢沉积和杂质堵塞雾化孔。
五、关键部位的重点清洁
部分核心部位需定期重点维护:
温度探头:不可使用强溶剂,可用酒精棉轻轻擦拭,避免损坏精密结构。
箱门密封条:清洁过程中需彻底擦除灰尘与菌斑,保持良好闭合性。
排气孔与进气口:保持畅通,可定期用压缩空气清吹除尘。
六、清洁频率与时间建议
不同使用场景下,建议清洁频率如下:
使用频率 | 内部清洁频率 | 外部清洁频率 | 消毒处理 |
---|---|---|---|
每天使用 | 每周一次 | 每周一次 | 每周一次 |
偶尔使用 | 每月一次 | 每月一次 | 每月一次 |
转手前或新购 | 使用前彻底清洁 | 使用前全面擦洗 | 消毒后通风 |
七、操作注意事项
清洁过程中如发现异味、腐蚀、发霉、锈蚀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
禁止在通电状态下进行清洁作业,避免安全事故;
禁止使用钢丝球、粗糙海绵等划伤设备表面;
消毒剂需按推荐比例稀释,严禁超量使用;
若设备较长时间未使用,使用前务必清洁消毒并通风运行2小时。
八、清洁记录与管理建议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建议建立以下记录与制度:
清洁日志登记表:包括清洁日期、操作人、清洁项目、使用剂型、异常发现等信息;
培训制度:定期对实验室人员开展设备清洁培训,提升规范化操作水平;
巡检制度:管理人员按季度或半年进行设备清洁巡检,确保制度落实;
预防性维护与校准结合:在清洁过程中同步检查各项功能运行状况,若发现异常可提早维护。
九、总结
对于二手赛默飞培养箱BB150而言,清洁工作不仅是卫生要求,更是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科学、定期、规范的清洁流程,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提升实验成果的可重复性与可靠性。特别是在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实验中,环境洁净度直接决定实验成败。用户应高度重视清洁流程,将其作为实验室标准操作流程(SOP)的一部分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