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箱BB150的整体结构为立式方形设计,箱体采用高强度金属材质外壳,内部衬以镜面不锈钢材料,既保证了良好的抗腐蚀性,又方便清洁与维护。箱体内部呈现出多层可调节的搁板结构,使实验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培养容器的位置与层高,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
箱体外壁具备一定的热绝缘层,有效隔离内外温差,降低能耗,同时保证箱内温度环境的稳定性。箱门为双层结构,外门为金属材质,内门为透明钢化玻璃,既便于观察箱内样品,又减少了开门造成的温度波动。
温控系统是培养箱核心部分,BB150采用PID智能控制方式调节温度,配备高灵敏度的温度传感器和高效率加热元件,实现箱内温度的快速响应与长期稳定维持。控温精度一般在±0.1℃以内。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内侧,能够实时监测空气温度,并将信号反馈至主控系统。
加热元件:通常设置在箱体后部或底部,结合空气循环系统进行热量均匀分布。
控制模块:安装于箱体外部面板,用于显示当前温度、设定参数、调整模式、记录历史运行数据等。
安全保护机制:包括过温报警、传感器异常报警、断电恢复、门控感应等,确保样品与操作人员的安全。
BB150内部结构中另一核心是其空气循环系统。通过一套内置的风扇与风道结构,保持箱内温度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循环风机通常设于箱体后部,配合底部或背部风道,实现气流由下至上或由后向前的动态循环。
空气流动过程通过过滤网进行初步净化,防止外界粉尘和颗粒进入箱体内部,有效维持无菌或低菌状态。科学的风道设计避免了死角和温差带,使得任意位置的样品都处于相对恒定的环境中。
尽管BB150主要功能聚焦在温度控制,但某些版本也支持一定程度的湿度调节。通常采用自然蒸发的方式维持一定湿度水平:
水盘组件:设置于箱体底部或一侧,通过注水形成自然湿度源。
内壁蒸汽凝结设计:镜面不锈钢可降低水滴残留,防止污染。
该系统可辅助细胞与微生物培养中的湿度需求,但相较专业恒湿设备,其功能较为基础,需人工监测水位并适时加水。
内部结构的可调节搁板设计是BB150的一大亮点。培养箱标配3~4层不锈钢搁板,用户可根据容器大小与实验需求自由调整搁板高度,或拆卸部分搁板以放置大型培养容器。
搁板表面经过镜面抛光处理,具备耐腐蚀、不易积尘、清洁方便等特点。搁板与箱壁通过插槽式结构连接,调节灵活,稳固可靠。
BB150的门体结构体现出其对实验环境密封性的高度关注:
外门:采用磁性吸附式封闭结构,保证紧闭时无缝贴合,避免温度泄漏。
内门:钢化玻璃制成,可直视内部样品,减少实验中不必要的开关次数。
门封条:多采用硅胶或合成橡胶材质,耐高温、抗老化,有效提高气密性。
箱门配有开门感应器,当门开启时会自动触发风机延时停止,加热元件暂停,防止热量迅速流失并引发控温波动。
部分型号的BB150配有箱内照明系统,方便用户观察样品状态。照明灯通常为LED冷光源,安装于箱顶或侧壁位置,具有能耗低、亮度高、不发热等优点。照明系统可通过面板控制开关,避免持续开启对实验环境造成干扰。
控制系统集中设置在箱体正前方上部的控制面板上,常见的功能区包括:
LCD或LED数字显示屏:实时显示温度设定值与当前值;
功能按键:包括“设置”、“确认”、“上下调节”、“模式选择”等;
状态指示灯:显示运行、加热、报警等状态。
部分高配型号可能具备数据接口(如RS-232、USB)以供实验数据导出或连接外部记录系统,便于用户追踪长期实验温度变化,满足GLP/GMP实验记录要求。
培养箱背部设有电源输入口、保险丝盒、部分型号还带有排水口、通风口、备用扩展接口等。电路系统设计紧凑合理,电线通过线槽分布于箱体外壳与内壁之间,不与实验空间直接接触,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
加热元件、电控模块、风机马达等核心器件均位于背部独立隔离仓,便于维修、更换与隔热。
对于二手赛默飞BB150培养箱而言,其内部结构的检查尤为重要,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箱体密封性是否完好,门封条是否老化或变形;
搁板是否齐全,表面有无腐蚀、弯曲或污染痕迹;
温控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传感器反馈是否灵敏;
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气流循环是否顺畅;
加热元件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故障报警;
控制面板功能是否全部可用,按钮灵敏度如何;
内部清洁状态是否良好,有无霉斑、水渍或细菌残留痕迹。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