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确诊肺癌 医生用一根针“冻死”癌细胞
近日,一名男子被确诊为肺癌后,通过冷冻消融技术成功控制了病情,这种创新的微创治疗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
冷冻消融技术是什么?
冷冻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影像引导,将特制的冷冻针插入肿瘤组织,将癌细胞冷却至极低温(约-160℃)。这种极端低温会在细胞内外形成冰晶,导致细胞脱水破裂,并破坏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使癌细胞凋亡和坏死。
技术优势
微创治疗
创口小,恢复快,对患者身体的负担较小。
精准高效
在影像引导下精准定位肿瘤,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
增强免疫反应
冷冻后的肿瘤抗原释放,有助于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残余癌细胞。
适用范围广
可用于手术风险较高、不适合放化疗的患者,尤其是早期或局部晚期肺癌。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医生通过影像检查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冷冻操作
将冷冻针在影像引导下精准插入肿瘤部位,启动冷冻程序。
通过影像设备实时观察冷冻区域,确保肿瘤组织完全覆盖在冷冻范围内。
术后观察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进行常规观察,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
适用人群
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
对于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冷冻消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
早期肺癌
对于肿瘤体积较小、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冷冻消融效果显著。
放化疗效果不佳
放化疗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患者,也可考虑冷冻消融技术。
注意事项
治疗前
确保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能够耐受微创手术。
治疗后
定期随访,观察肿瘤变化及病情进展,预防复发。
多学科综合评估
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
总结
冷冻消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段,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无法手术或不适合传统治疗的患者,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显著优势。然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自身病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