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详尽介绍
一、引言
分光光度法是现代实验室中用于物质定量分析的经典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样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分光光度计需要较大的样品体积,在处理稀有或宝贵样品时存在局限。为解决这一问题,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应运而生,能够以极少量的样品进行准确分析。赛默飞推出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正是为满足此类需求而设计,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实验室中的DNA、RNA、蛋白质浓度检测与纯度评估。
二、基本定义与应用背景
1. 什么是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是一种专用于测定核酸、蛋白等样品在极低体积(一般为0.5–2 µL)下的吸光度的光学分析仪器。它通过高灵敏度的光学系统及创新设计,使得无需比色皿即可直接将样品滴加于检测平台上完成测量。
2. 使用背景与意义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样品通常来源于细胞、组织或临床样本,量少且不可重复。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无损检测、高通量能力极大提升了实验效率并保护样品完整性。特别是在下一代测序(NGS)、PCR、质谱前处理等流程中,准确测定核酸浓度和纯度成为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
三、常见型号与结构
Thermo Scientific 品牌下的 NanoDrop 系列是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重要代表。典型型号包括:
NanoDrop One / OneC
NanoDrop Lite Plus
NanoDrop Eight(多通道版本)
NanoDrop 2000 / 2000c(已广泛部署)
1. 核心结构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样品检测臂(光路组件):集成光源、光纤及检测器,用于生成和捕捉透射光。
平台检测模块:通过固定光程形成检测空间(如0.05 mm 或 1 mm),支持多种样品路径。
集成光源:包括氘灯与钨灯,用于覆盖190–850 nm的紫外到可见波长。
检测器:通常为CCD或CMOS感光器,确保高速高灵敏度读取。
嵌入式控制系统或外部软件平台:支持分析模式选择、数据保存与导出。
四、工作原理
其核心工作原理仍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即吸光度(A)与物质浓度(c)、路径长度(l)及摩尔吸光系数(ε)呈线性关系:
A = εcl
与传统光度计不同,NanoDrop 仪器通过两个光学臂之间的光通道固定样品,样品被夹在检测表面间形成微量液膜,无需比色皿。这种“无容器”设计不仅减少样品消耗,也避免因比色皿污染带来的误差。
通过设定不同的检测路径(如0.05 mm、0.2 mm、1 mm等),仪器能够自动调节检测灵敏度,适应高浓度或低浓度样品的测量需求。
五、主要技术参数(以NanoDrop One为例)
波长范围:190–850 nm
波长准确度:±1 nm
光程:动态变换(0.03–1.0 mm)
检测体积:1–2 µL(常规检测)或0.5 µL(可选)
核酸检测范围:2–27,500 ng/µL (dsDNA)
蛋白质检测范围:0.06–370 mg/mL (BSA)
吸光度精度:±3%
检测时间:<8 秒
样品恢复:样品可无损回收
六、功能特点
1. 样品浓度测定
可准确测定DNA、RNA、蛋白质浓度,适用于dsDNA、ssDNA、RNA、Oligo、IgG、BSA、Labelled Protein等不同类型样本。
2. 纯度分析
常通过以下吸光比值判断样品纯度:
A260/A280:用于评估核酸中的蛋白质污染(理想值约为1.8–2.0)
A260/A230:用于评估有机污染物或缓冲盐残留(理想值约为2.0–2.2)
3. 全光谱扫描
支持190–850 nm全波段扫描,可获得完整吸收图谱,用于光学特征分析或未知样品初筛。
4. 多组份分析
部分型号支持内置算法,区分多个组分的吸收贡献,实现混合物的浓度估算。
5. 多通道检测(适用于NanoDrop Eight)
适用于高通量实验设计,最多支持8个样本同时测量,适合核酸抽提质控环节的自动化流程。
七、软件与数据管理
赛默飞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配备嵌入式操作系统或连接PC软件,支持以下功能:
图谱实时显示
浓度与纯度比值自动计算
样品命名与批量记录
自动生成测定报告
数据导出格式支持.csv、.xls、.pdf等
网络连接与LIMS系统兼容
八、仪器优势与特色
1. 微量检测能力强
最低仅需0.5 µL即可完成检测,节省珍贵样品,避免样本损耗。
2. 测量快速
无需预热、无需比色皿,检测全过程仅需几秒,极大提高实验效率。
3. 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
通过动态调整光程,可在宽浓度范围内保持线性响应,覆盖高低浓度样本。
4. 自动路径校正
部分型号具备自动路径选择与校正功能,避免因手动设置带来的误差。
5. 操作简便
即开即用,图形界面直观,适合各类用户快速上手。
6. 样品无损恢复
样品检测后可直接回收,适用于珍贵或稀有样品的重复检测。
九、典型应用领域
1. 分子生物学
DNA/RNA抽提后浓度和纯度测定
PCR反应前样品质量控制
siRNA、miRNA分析前质控
2. 蛋白质组学
蛋白浓度检测(A280法、Bradford法、BCA法等)
标签蛋白(如荧光标记)定量
蛋白复合物组分比例估算
3. 合成生物学
寡核苷酸定量
重组质粒浓度分析
合成生物系统构建质量监测
4. 临床与转化医学
微量血样DNA提取浓度评估
组织提取RNA质量控制
生物标志物研究样本定量
5. 教学与培训
教学实验中样本浓度定量演示
样品变性、降解分析教学用图谱观察
十、使用建议与维护
为了保证仪器长期稳定工作,建议使用者遵循以下规范:
使用后及时清洁检测臂,防止盐类、蛋白质残留;
每天开机前进行校准检测(使用空白水样);
样品应去除气泡,避免影响光路;
使用推荐范围内的溶液类型,避免高浓度酸、碱或强腐蚀试剂;
定期进行系统自检与软件升级;
建议搭配专用清洗布与去离子水,保持平台洁净无划痕。
十一、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检测需求的升级,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未来可能朝向以下方向发展:
增强多通道并行测量能力
融合智能算法,提高混合样品识别能力
集成温控模块,实现实时反应监测
云端数据管理与分析,提升实验室自动化水平
模块化设计,便于实验室流程定制
十二、总结
赛默飞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凭借微量检测、自动路径校正、光谱全面覆盖等技术特点,在现代生命科学实验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便捷、高效、数据准确等优势,使其成为核酸蛋白质研究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规范使用和合理维护,实验人员可最大程度发挥仪器性能,为科研和应用实验提供可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