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石荧光定量PCR仪 SLAN-96R 实验注意事项及使用介绍
一、设备概述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 SLAN-96R 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临床检测、药物研发及食品安全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设备。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荧光信号的实时监测,对核酸扩增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病原体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等多种科研与应用任务。
该设备采用高精度温控系统、先进的光学检测模块以及智能化的软件平台,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高通量检测:一次可同时检测96个样本,提升实验效率。
多通道荧光检测:具备多个荧光通道,可实现多重反应。
快速升降温性能:缩短实验时间,保证扩增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软件友好:配备数据分析功能,可自动生成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和定量结果。
稳定可靠:长期运行条件下仍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
二、实验前准备
1. 环境要求
实验室区域划分:应设立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和扩增分析区,避免交叉污染。
温湿度控制:保持环境温度在18–30℃之间,相对湿度40–70%。
防污染措施:在样本制备时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2. 试剂与耗材准备
确保所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并根据说明书正确保存。
荧光定量PCR常用试剂包括预混液、引物探针、模板DNA/cDNA、无核酸酶水等。
使用专用的低吸附PCR管或96孔板,并搭配光学透明封板膜。
3. 样品制备
核酸提取应在专门区域进行,避免气溶胶污染。
提取后的样品应低温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加入PCR反应体系前需确保模板浓度合适,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结果。
三、操作流程
1. 开机与系统检查
打开电源,检查仪器自检状态是否正常。
检查热盖温度设定,通常需维持在105℃左右以防止蒸发。
确认荧光通道校准情况,保证光学检测精度。
2. 反应体系配置
在洁净台中配置PCR反应体系,避免气溶胶污染。
配置时应严格按照体系比例操作,注意对照组和阴阳性对照的设置。
配制完成后立即将样品加入PCR板或管中,并密封。
3. 样本上机
打开热循环仪盖子,将96孔板正确放置,注意方向标记。
确保PCR板与热循环模块紧密接触,避免温控不均。
设置实验方案,包括反应步骤、荧光采集点及循环次数。
4. 实验运行
启动实验程序,仪器将自动完成扩增与信号采集。
实验过程中无需频繁开盖,以免影响光学稳定性。
可通过软件实时监控扩增曲线,若有异常可中止运行。
5. 数据分析
扩增结束后,软件会自动生成结果,包括Ct值、标准曲线及熔解曲线。
检查阴性对照是否有扩增曲线,以判断污染情况。
对照标准品,确认定量结果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防止污染
PCR实验最重要的环节是防污染,需严格区分试剂区、样本区和扩增区。
配置体系时使用滤芯枪头,避免气溶胶进入移液器。
阴性对照必须全程设立,作为实验监控。
2. 温控与光学精度
确保热循环模块表面清洁,无灰尘或油污。
光学检测区域不得有指纹或污染物,以免影响荧光信号。
定期进行温度校准与光学检测模块的维护。
3. 样本保存与处理
样本尽量避免多次冻融,以防核酸降解。
使用低吸附耗材,减少核酸吸附损失。
实验结束后,废弃物需经高压灭菌处理。
4. 软件使用注意
设置程序时,确保循环次数、退火温度与延伸时间符合反应体系要求。
保存实验数据前确认文件命名规范,以便后期溯源。
避免在实验运行中随意更改参数。
五、安全规范
实验人员必须经过PCR操作培训后方可独立操作。
所有接触样品的耗材应视为潜在污染物,按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
使用含有荧光染料的体系时,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仪器周围保持清洁,不可放置杂物。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
扩增曲线无信号
检查体系配置是否正确。
确认模板是否降解。
检查荧光通道是否匹配探针。
Ct值偏高
模板浓度过低或降解。
移液误差导致反应体系不足。
热循环条件设置不合理。
阴性对照出现扩增
可能为气溶胶污染,需重新配置体系。
实验区分隔不严,需严格执行防污染措施。
熔解曲线异常
可能存在非特异性扩增。
引物设计不合理或反应体系优化不足。
七、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实验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擦拭热循环模块和光学窗口。
定期维护:每3–6个月进行一次温度与光学校准。
软件与固件更新:保持仪器软件版本最新,以获取更优性能。
存放环境:长期不用时,应关闭电源并用防尘罩覆盖。
八、总结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 SLAN-96R 作为一款高效、稳定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平台,在科研与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正确的实验操作与严格的注意事项执行,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实验人员需从环境准备、体系配置、操作规范到数据分析等环节全程把控,确保结果科学可靠。与此同时,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可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并保持最佳性能。
通过遵循上述操作与注意事项,研究人员不仅能够提升实验成功率,还能最大程度减少误差与风险,为分子检测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