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48P系统操作
一、引言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48P是一款中通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设备,支持48孔板操作,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临床检验、科研实验、食品与环境检测。其系统操作包括实验前准备、程序设置、运行监控、数据分析、维护与安全管理等多个步骤。熟练掌握系统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成功与结果可靠的重要前提。
二、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
1. 温控系统
核心技术:采用Peltier半导体控温,实现快速升温和降温。
特点:温控精度±0.1℃,孔间温度差异极小。
功能:支持多点退火温度设定,方便引物优化。
2. 光学检测系统
激发光源:发射特定波长光激发荧光。
滤光系统:精确分离多种荧光信号。
探测器: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捕捉微弱荧光信号。
多通道支持:可同时监测不同荧光染料,实现多重检测。
3. 控制与软件系统
三、运行准备
1. 实验环境
实验室温度保持在18–28℃,湿度适宜。
应分区操作: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避免阳光直射及强电磁干扰。
2. 仪器准备
接通电源并检查接地。
开机后进行自检,确认温控与光学模块正常。
检查热循环模块表面是否清洁平整。
3. 耗材准备
使用厂家推荐的48孔反应板和透明封板膜。
准备无RNA/DNA酶污染的移液枪头和纯水。
4. 样品与试剂准备
核酸提取应符合标准操作流程,RNA需进行反转录。
配制反应体系时,需准确加入缓冲液、引物、探针、dNTP和酶。
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无模板对照。
四、操作流程
1. 反应体系配置
按照实验设计计算各组分体积。
建议采用主混合液方式,减少移液误差。
分装至反应孔中,避免气泡。
2. 封板与装载
使用透明膜封板,确保密封性良好。
将反应板轻轻离心,去除气泡。
平稳放入热循环模块。
3. 程序设置
扩增程序:设置变性、退火、延伸温度与循环次数。
荧光通道:选择相应检测染料(如FAM、HEX、ROX)。
样本信息:输入样品编号、批次、检测项目。
4. 实验运行
启动扩增程序,仪器自动运行。
软件实时显示扩增曲线,可监控实验进度。
五、数据分析
1. 扩增曲线
标准“S”型曲线:基线期、指数期、平台期。
异常曲线提示操作或样本问题。
2. Ct值计算
软件自动设定阈值,Ct值需人工复核。
Ct值越小,模板浓度越高。
3. 定量分析
绝对定量:利用标准曲线推算拷贝数。
相对定量:使用ΔΔCt方法进行基因表达比较。
4. 熔解曲线
单一峰值表示特异性好。
多峰提示非特异性扩增或引物二聚体。
六、维护与保养
1. 日常维护
每次实验结束后清洁热循环模块表面。
定期检查光学通道是否有灰尘或残留物。
清理风扇与通风口,保持散热良好。
2. 定期维护
每季度校准温控系统。
每半年进行光学系统检测与校准。
建议每年由厂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七、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分区操作,避免核酸扩增产物污染。
操作过程中佩戴实验服、手套、护目镜。
废弃产物需高压灭菌后再丢弃。
避免液体进入仪器内部。
八、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无扩增曲线
检查模板是否降解。
确认试剂是否失效。
核对通道设置。
2. 背景信号过高
检查光学通道清洁度。
更换高纯度试剂。
3. Ct值偏高
样本浓度不足。
移液误差大。
4. 熔解曲线异常
优化引物设计。
提高退火温度。
九、系统操作优势
灵活性强:适合中小规模实验室。
经济高效:运行成本低。
智能化:自动分析数据,减少人工计算。
可靠性:温控与光学系统稳定,结果准确。
十、总结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48P系统操作涵盖从实验准备、反应配置、程序设置到数据分析与结果输出的全过程。规范的操作可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降低实验风险。通过科学的维护与质量控制,SLAN-48P不仅能够满足科研与临床的检测需求,还能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