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使用常见问题
1. 开机后仪器无法正常启动
原因分析:
电源线未连接或插头接触不良。
电压不稳或电源模块保护触发。
主机开关未开启或保险丝损坏。
解决方法:
确认电源线与插座连接牢固。
检查供电电压是否在 100–240 V 范围。
更换保险丝或联系售后工程师检修。
2. 样品上机后无法检测到荧光信号
原因分析:
荧光染料或探针浓度不足。
检测通道选择错误。
管壁有气泡或反应液体未沉至管底。
解决方法:
核对试剂配方,确认加入正确。
在软件中重新勾选正确通道。
上机前轻轻离心或拍打管壁,消除气泡。
3. 实验过程中软件显示通信中断
原因分析:
USB 连接线松动或质量不佳。
电脑端口异常。
软件崩溃或驱动丢失。
解决方法:
更换 USB 线并重新连接。
尝试更换电脑接口。
重新安装驱动或更新软件。
二、试剂体系常见问题
1. 无扩增曲线
可能原因:
模板未加入或降解严重。
引物或酶失效。
程序设置有误。
解决方法:
检查体系配置是否完整。
使用新鲜引物和酶。
确认 PCR 程序是否包含预变性、退火与延伸步骤。
2. Ct 值偏大或波动明显
可能原因:
模板浓度过低或提取不纯。
移液不准确,导致体系误差。
热盖温度不足,反应液蒸发。
解决方法:
增加模板量或优化提取方法。
使用校准后的移液器。
检查热盖温度设定。
3. 扩增曲线拖尾或平台期不明显
可能原因:
存在反应抑制剂。
扩增效率不足。
模板浓度过高。
解决方法:
稀释样品,降低抑制剂浓度。
优化引物设计。
使用合适浓度的模板。
4. 熔解曲线出现多峰
可能原因:
引物特异性差,存在非特异扩增。
体系污染导致混合信号。
引物二聚体形成。
解决方法:
重新设计引物。
严格区分实验分区,避免污染。
降低引物浓度或优化退火温度。
三、结果分析常见问题
1. 阴性对照出现扩增信号
原因分析:
污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试剂体系被外源 DNA 干扰。
解决方法:
更换试剂并清洁实验环境。
加强无核酸酶耗材的使用规范。
2. 扩增曲线斜率异常
原因分析:
扩增效率低于 90% 或高于 110%。
标准曲线配置浓度不合理。
解决方法:
调整引物和 Mg²⁺ 浓度。
重新制作标准品稀释梯度。
3. 多重检测中通道信号交叉
原因分析:
光学滤光片间串扰。
荧光基团选择不合理。
解决方法:
避免使用光谱重叠的荧光基团组合。
在软件中校正通道分配。
四、软件功能常见问题
1. 无法新建实验任务
原因分析:
软件版本过旧。
用户权限不足。
解决方法:
升级到最新版本软件。
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
2. 数据无法导出
原因分析:
存储路径权限受限。
文件格式不兼容。
解决方法:
更换导出路径。
尝试使用 Excel 或 PDF 格式。
3. 实验数据丢失
原因分析:
软件运行异常。
未及时保存实验结果。
解决方法:
设置自动保存功能。
建立数据备份机制。
五、硬件维护常见问题
1. 模块温度不均一
原因分析:
长期使用导致温控模块老化。
反应孔有异物残留。
解决方法:
定期校准温控模块。
清洁模块表面,避免堵塞。
2. 光学信号偏低
原因分析:
光路组件灰尘遮挡。
荧光染料浓度过低。
解决方法:
使用无尘布清洁光学窗口。
确认试剂浓度合适。
3. 热盖无法关闭或温度异常
原因分析:
热盖机构磨损或卡滞。
控温传感器失灵。
解决方法:
检查热盖结构,必要时更换零件。
联系售后服务校准传感器。
六、实验安全与规范问题
1. 如何避免实验污染?
分区操作:样品前处理、体系配置、产物分析分区独立。
使用一次性耗材,避免重复利用。
设立阴性对照监控污染。
2. 使用过的 PCR 管如何处理?
应集中收集,121℃ 高压灭菌后丢弃。
严禁随意丢入生活垃圾桶。
3. 实验操作的个人防护
必须佩戴手套与实验服。
RNA 实验需使用防 RNase 手套。
必要时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
七、培训与应用常见问题
1.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
忘记加入关键组分(如引物或酶)。
上机前未消除气泡。
软件通道选择错误。
建议:建立实验清单,每次操作前逐项确认。
2. 教学中如何演示?
可使用模拟模板与对照组进行示范。
展示扩增曲线与熔解曲线的变化规律。
强调对照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实验可靠性。
3. 培训中常被提问的问题
为什么 Ct 值不同样品差异大?
→ 与模板量、纯度及反应效率相关。为什么对照组也出现荧光?
→ 多数为污染或非特异扩增。如何判断数据是否可靠?
→ 需结合熔解曲线与重复实验结果。
八、综合总结
博日 FQD-16A 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在实验应用中表现出可靠性和灵敏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常见的问题不可忽视。
操作层面,需注意上机步骤与参数设置。
试剂层面,需保证模板纯度与试剂新鲜度。
数据层面,应结合曲线形态与对照组综合判断。
维护层面,定期校准和清洁可延长仪器寿命。
通过总结常见问题并逐一解决,使用者能够更高效地掌握实验技巧,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使 FQD-16A 在科研、临床、农业及教学中发挥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