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日荧光定量 PCR 仪 FQD-96C 反应板放置操作介绍
一、仪器与反应板概述
1. FQD-96C 荧光定量 PCR 仪简介
荧光定量 PCR 仪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精密检测设备,能够实现 DNA 或 RNA 的实时扩增与荧光信号采集。博日 FQD-96C 机型以其稳定的温控性能、灵敏的荧光检测系统和人性化的软件操作界面,被广泛应用于病原体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药物研发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反应板的正确放置与管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的重要环节。反应板作为耗材,直接承载着 PCR 反应体系,若放置不当,可能导致信号异常、样品蒸发或结果失真。
2. 反应板的特点
FQD-96C 适配的反应板通常为 96 孔板(0.2 mL 孔体积为主),主要特点如下:
材质透明度高:保证荧光信号透过性,便于光学检测。
壁薄传热快:提高温度变化速率,使扩增更高效。
兼容性强:适用于 FQD-96C 热循环模块及加热盖压力模式。
均一性好:孔间体积与传热一致性高,减少扩增偏差。
二、反应板放置的重要性
温度均一性保障
PCR 扩增对温度依赖极高。若反应板放置不平整,部分孔位接触不良,会造成温度不均,直接影响扩增效率。荧光检测准确性
光路系统要求样品位置固定且与光学检测器对齐。反应板位置偏移,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或孔间差异。防止样品泄漏与蒸发
反应板必须与加热盖紧密配合。放置不当会影响管口密封,从而增加蒸发和污染风险。提升数据重复性
标准化的放置流程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差异,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
三、反应板放置的操作流程
1. 实验前准备
确保 PCR 仪处于关闭或待机状态,避免在高温下操作。
检查反应板外观,确认无裂痕、变形或污染。
样品加样完成后,及时封板膜或加盖透明薄膜,保证密封性。
2. 打开加热盖
按照操作规程缓慢抬起加热盖,避免用力过大。
检查反应模块表面是否清洁,如有灰尘或残留液体,应使用无尘布和无水乙醇清洁。
3. 放置反应板
双手持反应板边缘,避免手指触碰孔口区域。
将反应板对准模块凹槽,轻轻放入,确保四角平齐且紧密贴合。
检查是否存在翘角或倾斜,必要时重新调整。
4. 关闭加热盖
缓慢合下加热盖,确认压力均匀分布在反应板表面。
若反应板高度与耗材类型不符,应选择合适的压合力度。
确认加热盖与反应板紧密贴合后方可启动程序。
5. 运行中检查
在程序启动前,可通过软件界面检查反应板位置提示。
在程序运行时避免随意开启加热盖,以免导致温度失衡和反应失败。
6. 实验结束与取板
反应完成后,仪器自动降温至安全温度。
打开加热盖时动作应缓慢,避免因压力释放过快导致反应板位移。
取板后立即封存或转移样品,防止光照或环境影响。
四、操作注意事项
统一耗材规格
尽量使用厂家推荐的 96 孔反应板,避免因高度、壁厚差异导致密封性不足。避免气泡残留
加样过程中若有气泡,应轻轻离心去除,否则影响光学检测准确性。保持模块清洁
反应板放置前确保模块无灰尘与水渍,必要时可用无尘纸巾擦拭。均匀用力
放置过程中避免单手操作或用力不均,确保反应板整体与模块平行。严格温度控制
不同反应体系对蒸发敏感度不同,反应板放置后需保证加热盖与模块之间的温度梯度在合理范围内。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信号异常或孔间差异大
可能原因:反应板放置不平整,部分孔位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反应板位置,确保四角紧密贴合。
2. 出现冷凝水或蒸发现象
可能原因:加热盖未完全压合,或反应板边缘未封好。
解决方法:检查封板膜是否紧密,调整加热盖压力。
3. 荧光值偏低
可能原因:反应板偏移导致光路检测异常。
解决方法:重新放置反应板并确认位置对齐。
4. 反应板损坏
可能原因:反应板材质不兼容或操作时受力过大。
解决方法:更换推荐耗材,避免粗暴操作。
六、维护与保养
日常清洁
每次实验结束后,检查反应模块和加热盖表面,必要时用酒精擦拭,保持无残留。定期检查模块平整度
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模块磨损或轻微变形,应定期校准和维护。合理存放耗材
反应板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灰尘、潮气影响。操作人员培训
定期进行操作规范培训,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耗材损耗与实验失败。
七、总结
在博日 FQD-96C 荧光定量 PCR 实验中,反应板放置看似简单,但却是影响实验成功率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步骤。规范的放置方法可以有效保证温度均一性、荧光检测精度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实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细节管理和维护,及时排查异常,才能确保实验结果可靠、稳定。只有做到反应板放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才能真正发挥 FQD-96C 仪器的性能优势,为科研与应用检测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