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日荧光定量PCR仪FQD-96A操作手册
一、产品概述
博日荧光定量PCR仪FQD-96A是一款面向临床检测与科学研究的高性能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它结合精确的温控系统与灵敏的光学检测模块,可实时监测核酸扩增过程,生成定量数据与扩增曲线。该型号采用标准96孔反应板设计,适合大批量样品处理,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食品安全、动植物检疫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仪器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二、安装与准备
1. 环境要求
室温范围:18℃—30℃;
相对湿度:≤80%,避免凝露;
环境需洁净、无强电磁干扰、无阳光直射;
放置在稳固的实验台上,避免震动。
2. 电源要求
电压:AC 220V±10%,频率 50/60Hz;
电源插座需接地良好,避免与大功率电器共用插排。
3. 仪器检查
开箱后确认设备外观完好无损;
检查配件是否齐全,包括电源线、说明文件、耗材试用包等;
确认光学模块与温控模块表面无污染或划痕。
三、开机操作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
待系统自检完成,屏幕进入主界面;
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新建实验”、“调用程序”或“数据查看”;
确认加热盖温度、荧光通道及其他系统参数正常。
四、程序设定
1. 温度循环程序
设置变性、退火、延伸温度及时间;
设定循环次数,一般为35–45个循环;
根据实验方案调整退火温度和时间。
2. 加热盖参数
推荐温度105℃,既可避免样品蒸发,又不致损坏耗材。
3. 荧光采集设置
选择相应荧光通道,例如FAM、HEX、ROX、Cy5;
设定采集点,通常在延伸或退火末端。
4. 保存与调用
可将程序保存为模板,以便后续实验直接调用;
支持多套方案存储和编辑。
五、反应板放置
检查反应板或管体是否完好,确保无裂痕、无变形;
加样后封膜或盖紧,避免液体溢出;
打开加热盖,将反应板平整放置在金属槽内;
确认四角贴合紧密,无翘起或偏移;
轻轻合上加热盖,确保卡扣到位。
六、加热盖使用
加热盖在整个扩增过程中保持设定温度;
保证样品上方无冷凝,减少蒸发;
操作时避免触碰高温表面,防止烫伤;
实验结束后需待温度下降,再开启加热盖。
七、实验运行与数据采集
启动实验程序,仪器自动执行温度循环与荧光采集;
实时显示扩增曲线,用户可观察反应趋势;
程序完成后,系统生成扩增结果、Ct值、标准曲线等;
用户可导出数据至U盘,或通过网络传输至电脑分析。
八、数据分析功能
绝对定量:通过标准曲线计算目标核酸拷贝数;
相对定量:比较目标基因与内参基因表达差异;
熔解曲线:判断扩增产物特异性,区分非特异扩增;
SNP分型: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用于遗传学研究。
九、维护与保养
1. 日常维护
每次实验结束后清理仪器表面,保持洁净;
定期擦拭光学检测窗,避免灰尘影响荧光信号;
不得使用强酸或有机溶剂清洁外壳。
2. 定期检查
检查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
检查反应模块表面是否有划痕或变色;
检查加热盖压力是否适中。
3. 专业维护
若温度异常或光学信号异常,应联系厂家服务工程师;
定期进行系统校准和软件升级。
十、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者需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服;
核酸样品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处理,避免污染与感染;
使用完毕关闭电源,切断电源线;
若发现异常气味或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止实验。
十一、常见问题与处理
问题:样品蒸发严重
原因:加热盖温度过低或封膜不严。
解决:调高加热盖温度至105℃,更换合格封膜。问题:部分孔信号偏弱
原因:反应板未放平或接触不良。
解决:重新放置反应板,检查底部是否变形。问题:仪器运行中断电
解决:系统支持断点续传,重新供电后从中断点继续。问题:结果不一致
原因:操作误差或试剂问题。
解决:检查加样、试剂配置是否规范,必要时重复实验。
十二、应用价值
医学检测:快速检测病毒、细菌核酸,辅助临床诊断;
科研实验:基因表达研究、RNA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转基因成分及致病菌污染;
农业检疫:发现动植物疫病病原体;
环境监测:监控水源、空气、土壤中的微生物污染。
十三、未来发展方向
自动化操作:结合样品前处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智能化分析:AI算法辅助数据判读,减少人工干预;
小型化与便携化: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
多平台兼容:与二代测序、芯片检测等技术联动;
云端管理: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实现多方协作。
十四、结语
博日荧光定量PCR仪FQD-96A以其高精度温控、多重荧光检测、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友好的操作界面,成为分子检测领域的可靠工具。通过掌握标准操作方法、遵循安全规范和定期维护,用户能够充分发挥该设备的性能,获得高质量的实验结果。随着分子诊断与精准医学的发展,FQD-96A必将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